第15章 看天意
鄉衛生院門口的大坪里,一字排開架了四口大鍋。
鍋里堆滿了草根樹皮,水剛好漫過草藥。
譚作人看著時間,待時針剛好落在午時,一聲令下,四灶點火齊發。
火焰燃燒起來,噼啪作響。
沒一會,鍋里的水便翻騰起來。濃濃的草藥味開始四處彌漫。
陸天明與譚作人站在一邊,看著翻騰的大鍋,他不無驚異地問道:“譚院長,你從哪里找來了這么多藥材?”
譚作人淡淡一笑道:“百草都是藥啊。平常隨手一扯,天長日久,自然就積聚多了?!?br/>
作為中醫世家傳人的譚作人,最推崇的卻不是中醫。他自從接受了系統的西醫學之后,便將西醫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
但是,他從未忘記自己是個中醫世家子弟的身份。只要有空,他便會上山采藥。
譚作人治療病人,首先采用的就是西醫的治療方法。
當然,他從未將中醫丟棄在一邊不管不顧。
譚作人發現,鄉下的人們,對中醫的信任要遠超西醫。
老百姓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事實是不是這個事實,沒人解釋得清。但有一個現象,那就是西醫判斷為絕癥的病人,在喝過一段時間的中藥后,身體似乎要比過去好許多。
關于中醫奇跡的傳說,在鄉下流傳盛廣,經久不衰。
鄉下的人們,寧愿每天喝上三大碗黑不溜秋,苦得難以下咽的中藥,也不愿相信西醫那一顆顆白色的小藥丸能挽救自己的命。
譚作人的父親一輩子都在研究中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兒子能夠繼承他的衣缽。遺憾的是,譚作人從未將中醫當作追求的目標。
陸天明對中醫一知半解。在醫學領域,中醫往往是被排斥在大雅之堂之外的。按照學醫的人理解,西醫重科學,中醫重緣分。
但是有一個現象卻無法解釋。那就是西醫判斷為絕癥的患者,在服用中藥后,會有一部分人奇跡般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