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
烏鴉坳革命紀念館是全開放式的。山南縣從一開始便沒打算要賣門票。
陸天明了解到,這里曾經活躍著一支革命隊伍。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過千人。
由于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烏鴉坳的革命種子便茁壯成長起來。
上世紀三十年代,烏鴉坳革命根據地還創下了一個輝煌戰例。他們用了一天的時間攻打了山南縣城,將反動派趕出了縣城。
遺憾的是后繼乏力,不得不在兩天后退出縣城,回到烏鴉坳。
這支革命的隊伍在山南留下過許多故事。一度讓山南的地主富人聞風喪膽。
縣史上有記載,當年山南縣最富裕的一戶人家,土地占了全縣差不多一半還多。這戶人家姓郭,山南縣老百姓都叫他郭先生。
郭先生是個讀書人,并不像一些書里描繪的是個十惡不赦的人。相反,他很善良,常常救濟窮人。
烏鴉坳根據地有段時間沒有糧食,更沒錢。于是領導便召集大家商議,準備去郭先生借錢借糧。
郭先生曾經給烏鴉坳革命隊伍送過五百擔糧食,同時送了五千大洋。這讓根據地一直沒有動他。
現在缺錢缺糧,如果不想辦法解決,革命隊伍很可能就會散了。
商議過后,根據地派人悄悄上門找郭先生,提出借錢借糧的打算。
郭先生二話沒說,當即命人按來人的要求送上了糧食和銀元。
但是烏鴉坳的人一回來之后,便匯報給領導,郭家太富了。如果將郭家的錢糧全部拿到根據地,根據地至少可以保證三五年衣食無憂。
當夜,烏鴉坳便派出了一支百人隊伍,悄悄摸到郭家,將郭家一家人都集中起來,先是逼問郭先生,將郭家的錢財全部搜了出來,然后裝了三十多輛大車糧食,運送回了烏鴉坳。
至于郭家人最后是怎么處置的,縣史上沒記載。
但那以后,山南縣便沒有了郭先生這一族人。
山南游擊隊后來被改編成了正規軍,這支隊伍在后來的戰爭中屢立戰功。再后來,游擊隊里在授銜時,出了兩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