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毒計
“以后你自己去找,靈活點,別讓人看到了。”楚云皓心想以后還是悄悄的把東西送給她好,不然,她就是拿到了銀子也可能會惹一身的麻煩,最后很可能給別人做了嫁衣。
“是。”
李婧文沒想到楚云皓這么快就派人給她送銀子來了,她帶著三寶進了山谷,首先把昨天收進石屋的蘑菇都搬出來曬好,再一人拿著斧頭,一人提著籃子去南面的山坡。
李婧文先砍了一片松枝,再砍了幾捆小雜樹,她要趁著現在事情不多,天氣也好,多砍些柴存在山洞里,她可不想冬天還得出來砍柴。
這里雖然屬于南方,但冬天還是很冷的,到了冬月和臘月,還會下雪,她前世是湖南人,從口音以及原主的生活經歷中推斷,青牛鎮的地理位置應該在湖南的中西部,現在還沒有溫室效應,只會比前世更冷。
她是沒有過冬天砍柴的經歷,但原主有過,想到那時踩著雪、搓著凍得通紅的雙手去山里砍柴,心里說不出的難受,她可不想受這樣的苦。
而且她隨時要做好分家的準備,她的便宜爹爹雄起了,四房也覺醒了,三房也有了二心,一家人不可能再擰成一股繩供養李家榮父子,分家是遲早的事。
她把捆好的松枝和雜木都搬到懸崖下,再去跟三寶一起采蘑菇:有了昨天的經驗,三寶今天的收獲很大,這時,他已經送了一籃子蘑菇回石屋,這里又有大半籃子了。
他想,家里除了娘親繡荷包、繡帕子,他們沒有來錢的路子,他以后讀書還不知要多少錢,所以,他要多采點蘑菇,那樣他的娘親也可以少做點針線。
籃子裝滿了,姐弟兩個回了石屋,三寶清理蘑菇,李婧文則燒火煮飯,今天的運氣很好,陷井里掉了兩只山雞,她把兩只都用蘑菇燉了,自己和三寶吃一半,帶一半回去。
又在菜地里摘了幾個茄子,用青椒炒了,因為有三寶在,她只放了少少的兩個青椒。
吃完飯,午休過后,李婧文讓三寶在石屋里學習,她仍然去砍松枝,直到太陽快要下山了才回了石屋,收拾好東西,去山谷里割了一擔茅草,又摘了幾個西紅柿,才挑著柴火回家。
回到家里,李婧文把西紅柿拿出來給劉氏他們吃。
“這是什么?真好看。”劉氏拿著那個紅紅的西紅柿問。
“這叫西紅柿,是我師父他們從海外商人那里弄來的種子,種在山谷里,可以做菜吃,也可以吃生的,很有營養,味道也不錯,娘,你嘗嘗看喜不喜歡吃。”
“好吃,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的果子,婧文,你們也吃。”吃了一口后,劉氏直點頭。
“大家都吃。”李婧文把手里的西紅柿分給大家,把最后一個收到里屋的柜子上,“這個給爹留著。”
西紅柿的個頭并不大,大家幾口就吃完了,拿毛巾擦干凈嘴巴才開始做別的事。
二房一家子在屋里高高興興吃西紅柿,正屋李麗的屋里。
“劉氏那個賤人真是狠,下手這么重,幾天了,臉還沒有好。”李麗坐在梳妝臺前,對著銅鏡看自己的臉:兩三天了,臉上雖然沒有那么腫了,但還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害她現在都不敢出門。
“二叔也真是的,他婆娘打了你,一句話都不說,也太沒有把你這個妹妹放在眼里了。”李梅看了她兩眼搖著頭說。
“他就是個沒有出息的窩囊廢。”李麗想到劉氏打了她后,她的二哥看都沒有來看過她一眼心里就火。
她也不想想,自己差點把別人女兒的耳朵扯掉了,別人還到她面前來噓寒問暖,人家有那么賤嗎?
“小姑,這事就這么算了?”李梅眼里劃過一道精光。
“當然不可能這么算了,誰欺負了我,一定十倍百倍的還回去,等我臉上的傷好點,劉氏,李婧文等人,一個也跑不掉。”李麗惡狠狠的說。
“小姑,你可要小心點,李婧文天生力大無比,那天輕輕一拍,桌子就散架了,打架,你肯定打不過他們,所以,最好是智取。”李梅不懷好意的說。
“怎么過智取法?”李麗想到那天被拍碎的桌子,心里一顫:看那個樣子,十個自己也打不過她。
“上次我爹不是送了你一對銀手鐲嗎?你······”李梅附在她耳邊把自己的主意說了出來,“我知道小姑心里不舒服,武力值又不能跟二房的人比,想了很久才想出了這么個主意。”
“如果到時候他們說那鐲子是他們的怎么辦?”李麗想到那對鐲子的花色和份量,心里有點不舍。
那是她大哥在府城給她買回來的,是她最好也是最值錢的首飾,她一直舍不得戴,收在那里壓箱底。
“不會的,你把內側的花紋記住了,他們沒有見過,肯定不知道內側的花紋,不管怎么樣,說不清的肯定是他們,就是族長和里正來了,也是他們沒理。”李梅得意的說,她也是想了很久才想出這個陷害借禍的計策。
“那樣既可以報仇,也可以把他們的名聲毀了,以后他們就是說你扯傷了李思文的耳朵也不會有人信。”李梅勸說道
“行,就按你說的辦,等哪天李婧文和劉氏都在家里,我們就依計行事。”李麗心想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既然要做,就要把她們母女都拉下水,最好連三寶也扯進來。
“小姑,你放心,我保證不讓你受一點損失。”李梅點點頭,劉氏,李婧文,兩個賤人,害得她家的二寶一天沒有吃飯,她不整死她們算她們狠。
李婧文不知道有兩個蛇蝎心腸的人正在算計他們,幾個把西紅柿吃完后也沒有做別的事,只是隨意聊著今天他們做了什么。
“我今天學會了打如意結。”李思文拿出兩個絡子得意的說。
“我們思文真能干,這么小就學會了這么多東西。”李婧文摸摸她的頭,原主對針線的駕馭能力不行,但李思文則對針線有著很好的天份,還不到五歲就知道縫衣服和打絡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