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后續
“我這就去看看。”李家貴點點頭,他爹娘只給他三天時間,他必須盡快找到房子,看到李婧文擔著一擔簸箕準備出去的樣子就問,“婧文,你這是要去干什么?”
“我去挑點黃泥巴來砌個灶。”已經分家了,吳氏不可能再讓他們去正屋吃飯,她必須早點砌個灶,不然的話晚飯就不好搞了。
“你去擔黃泥巴,等下我再給你撿幾個石頭回來。”李家貴點點頭,認為李婧文是個有成算的,知道個輕重緩急。
黃泥巴山里就有,石頭也到處都是,加上劉氏挑回來的水,砌灶的材料就準備好了,他們就可以砌灶了,李婧文一邊和黃泥巴一邊勸要給他幫忙的李家貴。
“四叔,你去幫四嬸收拾東西吧,早點搬過去,就可以在那邊做飯吃了。”李家貴已經租到了房子,就是他們那個五堂叔的房子。
“不著急,我先幫你把灶砌好,不然,晚了就干不了了。”李家貴把石頭搬到游廊盡頭的擋風墻邊,麻利的擺成小灶狀。
看到他真心實意的想要幫忙,李婧文也不客氣,把黃泥巴和好后把石頭固定,再把不平的地方抹平,灶圈也抹圓了,一個簡易的柴火灶就砌好了。
“四叔我等下要去青牛鎮買東西,四叔有什么需要我帶的嗎?”李連仲碗沒有分給他們一只,糧食也沒有分一粒,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口糧和添置餐具和炊具。
“婧文,麻煩你給我們帶幾只碗和一只鍋子和一把菜刀。”李農貴也不客氣這,喊呂氏拿錢。
“四嬸,我可能要去舊貨市場看看,鍋子和菜刀你是買新的還是買舊的?”接過呂氏遞過來的兩串錢,李婧文問道。
碗是用來吃飯了,李婧文不愿意用別人用過的,但別的東西可以,特別是家俱和鐵器,新的太貴,如果能碰到合適的舊貨,她想先買來將就一下,畢竟他們明面上的錢只有那么多,李家華還要看病吃藥。
“婧文,如果有合適的舊貨,都給我買舊貨。”呂氏眼睛一亮,急忙說。
“那我就看著辦了。”李婧文收好錢,跟劉氏交待一聲后就背著她自制的背簍出發了。
李婧文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青牛鎮,劉氏則讓三寶在家里照看李家華,自己去砍柴,家里的柴雖然是李婧文砍回來的,但吳氏是絕不可能讓他們燒的,她不想為了幾根柴再跟吳氏起爭執,她想去附近的小山上砍些小灌木和茅草回來應付兩天,過兩再讓李婧文去山里砍粗柴。
“二嫂,你去砍柴?”呂氏看到她拿著柴刀、扁擔和繩子出門的樣子就問道。
“嗯,我想去砍點柴回來,不然······”劉氏看了正屋一眼說,平時都是李婧文砍柴,所以柴刀就放在他們屋里,等吳氏反應過來,這柴刀就不是他們的了。
“我跟你一起去,你到那邊等我,我去大伯家里借把柴刀。”呂氏想到自家也沒有一根柴,正好和劉氏一起去砍點。
“好。”說完,妯娌兩個就出了門。
李家貴則在家里整理東西,他屋里并沒有太多的東西,只有呂氏陪嫁過來的桌子、柜子、兩只箱子和一張床,衣服、被子都少得可憐。
呂氏已經把那些零零碎碎的東西收拾好了,被子、衣服什么都打好了包,他先把箱子搬過去,再喊兩個堂兄弟幫忙把桌子、柜子和床搬過去就行了。
李連仲和吳氏冷著臉看著這一切,小吳氏則幸災樂禍的看著四房就這樣灰溜溜的搬走了,再過三個月,三房也會重走四房的路,這李家的家就是他們大房和三房的了,想到這里,她心里眼里都是笑。
李婧文到了青牛鎮后,先去雜貨鋪里買了兩斤鹽,打了兩斤醬油,買了十只飯碗,十只菜碗,兩個勺子,兩把筷子,一個紅泥小火爐,幾斤木炭,一個煎藥的砂罐子,去糧油鋪子買了二十斤紅薯米,然后才找個地方從空間里把板車拿出去舊貨市場。
舊貨市場的東西五花八門,什么都有,新舊不一,李婧文幾翻對比后買了一個五成新的碗柜,一擔五成新的水桶,五只鍋子,兩個放灶上的四腳架子,兩把火鉗,兩把菜刀,兩把柴刀,幾只碗飯和菜碗。
家里什么都缺,但不是一次就能買全的,她把急需的買了之后就打道回府,在途中,她從空間中拿了二十高梁米,十斤大米、兩斤菜籽油、幾個茄子和一把空心菜出來。
她回到家里時,劉氏已經砍了一擔柴回來了,李家貴也搬走了,李婧文把自家的東西都收好,把呂氏托她買的碗、刀和鍋子拿出來,又拿了一斤鹽、一瓶醬油、兩斤大米,五斤高梁米,五斤紅薯米和兩個茄子去了李家貴的新家。
“四叔,四嬸,這么快就收拾好了?”李婧文看到他們已經收拾得整整齊齊了,很是驚訝于他們的速度。
“東西不多,很快就可以收拾好。”李家貴苦笑著說,“婧文的速度也很快。”
“我的腳程快,四叔,四嬸,這是我給你們買的東西,看到還剩了錢,就自作主張多給你們買了只鍋子、一把柴刀和一個四腳架、一把火鉗,這鹽、醬油、大米、高梁米和紅薯米是我們家給四叔四嬸暖鍋的,祝四叔和四嬸以后的日子紅紅火火。”說完,李婧文把手里的東西都遞了過去。
“婧文,你們的心意我和你四嬸領了,但這東西我們不能收,你們那點錢還要存著給二哥看病。”李家貴堅決不收她的鹽和糧食。
“四叔,家里什么都沒有分給你們,我今天買了點糧食,你們先吃著,以后再還給我們。”李婧文看到他們實在是不愿意收,只得退一步。
“好,這些就算是我們借的,以后再還,還是婧文能干,幾串錢買了這么多東西,這下解決了我們的當務之急。”呂氏看著那些家伙式笑著說。
“四叔,四嬸別著急,以后只會越來越好的。”李家貴兩口子都是勤快人,就是沒有分到什么東西,以后的日子也不會太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