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小人行徑
“他們賺了錢,為什么沒有看見他們孝敬一個子?不行,我得找他們?nèi)ィ€有,那個什么水晶糖的方子,也得拿出來,不然,我饒不了他們。”說完,吳氏就氣沖沖的去了二房。
“老二,你們家有錢送三寶進學,說明你們家的條件不錯,既然有條件,就要負擔起贍養(yǎng)爹娘的責任。”吳氏走到李家華的床邊,拍著床板說。
“娘,我就是一個廢人,又沒有分家到爹娘的財產(chǎn),于情于理都沒有贍養(yǎng)義務(wù),當初分家文書上也是寫清楚了的。”李家華皺著眉頭說。
“當初李家華受了傷,你們不僅不拿錢給他看病,還讓我們二房凈身出戶,不僅沒有分半點田土給我們,連住在這里也要交房租費,不管是按村規(guī)民約還是大炎律法,我們都沒有贍養(yǎng)義務(wù),這跟我們賺沒賺錢無關(guān),所以,想要贍養(yǎng)銀子,你們?nèi)フ依罴覙s和李家富。”劉氏冷笑著說。
看到他們死活不肯,吳氏就拿出殺手锏,躺在地上打滾撒潑,劉氏鄙視的看了她一眼,就帶著三寶、李思文和六寶走了。
李家華想要勸她幾句,但是他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只能躺在床上皺著眉頭看著天花板,無聲的嘆著氣。
李婧文則拿個凳子坐在一邊睜著眼睛看著她打滾,咒罵,偶爾撩撥幾句,讓吳氏想停都停不下來,不久就引來了眾多觀眾。
左右鄰居們聽說吳氏因為二房送三寶上學就要求他們給贍養(yǎng)費,感到好笑的同時也覺得吳氏的臉皮堪比城墻,也為劉氏母子感到悲哀,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才碰到這樣的婆婆和奶奶。
李家華還躺在床上,家里全靠劉氏和李婧文母女支撐著,他們不說照顧他們,竟然還要他們贍養(yǎng),真是······
最后,沒得著好的吳氏又去找里正和族長,訴說她的困難,又言劉氏和李婧文賺了好多錢,她們既然有能力送三寶進學,就應(yīng)該孝敬老人,她要的也不多,只要她們每月給一兩銀子;結(jié)果是里正和族長令人從地里把李連仲也找了去,問李連仲是不是也是這個意思。
結(jié)果李連仲也認為劉氏她們有錢孝敬給他們一點也無可非議,總比丟到水里強,在他心里,花錢送三寶進學就是往水丟錢,純粹是浪費。
族長被他氣得說不出話來,指著他反復說著“豈有此理,小人行徑”。
兒子送孫子去進學,他們不僅不鼓勵,還獅子大開口,跟兒子要每月一兩銀子的孝敬,簡直是不思義。
而里正則不管他們是否做了爺爺奶奶,指著他們的鼻子臭罵了一頓,最后對李仲連說:“不說已經(jīng)寫了文書,就是沒有寫文書,這事也說不過去,劉氏一個婦道人家不僅要撫養(yǎng)孩子,還要給李家華治病,你們還要人家贍養(yǎng)老人,你們其他的兒子干什么去了?傳了出去李家榮他們兩兄弟怎么做人?有了這樣的名聲以后你們家李家榮怎么去做官?”
聽說事關(guān)大兒子做官的事,兩口子也不敢鬧了,灰溜溜地回了家。
回到家中的李連仲兩口子是越想越氣:二房一窩子的白眼狼,有錢送三寶進學,為什么就不能孝敬他們一點?
基礎(chǔ)班的書本就要幾兩銀子,不說全部,就是分一半給自己也是好的,沒想到那個婧丫頭這么能干,采蘑菇就象去自家地里摘菜一樣,一個早上就能采到一背簍,那麻袋里裝的雖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肯定也是能賣錢的東西。
那個死丫頭看起來木木的,話也不多,沒想到一分家就變化這么大,不僅能掙錢,還牙尖嘴利,半點都不讓人,滿身都是心眼。
李家華也是個沒用的,要他找劉氏拿水晶糖的方子,就是不做聲,逼狠了就扔下一句話,他是個廢人,做不了家里的主,使他們到現(xiàn)在還沒幫秀兒拿到方子。
兩口子越想越恨,越想越覺得二房的人對不起他們,恨不得將他們通通打死扔到大河里去喂魚。
四寶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鎩羽而歸,就知道你們的目的達不到了,除了對三寶怒目而視,在他的朋友面前詆毀三寶外,也不敢做別的。
李連仲兩口子看二房時的眼睛里都卒著毒,李婧文他們并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讓李家華更加清醒了,對他爹娘的最后一絲期待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隨風而逝,他更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不說劉氏和李婧文為了治好他的病竭盡全力,就是現(xiàn)在的生活也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做一天的體力活連飯都吃不飽,他的爹娘稍有不如意就拿他們這一家子做出氣筒,不是打就是罵,搞得一天到晚緊張兮兮的。
現(xiàn)在不說每天都有肉菜,但雞蛋是從來沒有少過,不說自己,幾個孩子的臉色也好起來了,不再象以一樣,一臉的菜色,分家后,他雖然躺在床上不能動,但待遇卻從地獄到了天堂。
這天晚上,李婧文進了空間,先把醬板鴨做了,又給三寶準備上學的東西。
劉氏給三寶做的書包太過簡單了:就是用兩塊布縫在一起的一個口袋,再縫上一根帶子做背帶,帶飯的飯盒和水杯也沒有準備。
劉氏的意思是大家都用碗帶飯的,他們家也沒有別的東西,當然也用碗了,至于水,用竹筒就是。
李婧文前世見識過各種各樣的書包、飯盒和水杯,覺得這樣對不起三寶。
決定給他用帆布做一個雙肩背包,至于飯盒和水杯,她準備用木頭刻,仿著現(xiàn)代的保溫飯盒和保溫杯,都做成圓柱形,口子的螺旋與蓋子的螺旋相契合,不漏水也更保溫,外面再套上用布和棉花做的套子,就是到冬天里面的飯菜和水也不會冷,很快,李婧文就把圖紙畫好了,看到豆豆已經(jīng)練完了功,把圖紙給她,讓她幫忙做出來。
“婧姐姐放心,我包你滿意。”豆豆拿著圖紙回了房,這事對她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不到半個時辰就做好了,因為有神識,螺旋做得分毫不差,不管是飯盒還杯子,蓋上后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