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因禍得福
“三叔應(yīng)該知道這樣做的后果,他就是看不得我們好,生怕我們家的日子過好了,爺爺奶奶就不知道了,也許純粹是為了占便宜,也許是想讓我們吃個悶虧,等我們一無所有了再去求他們,那樣他們就可以再次把我們拿捏在手心里,從此為他們當(dāng)牛做馬。”李婧文也不隱瞞自己的觀點。
“三叔在喜來多做了那么多年,知道貪沒東家的東西有多嚴(yán)重,所以說他是有意的,是給我們招禍。”
“對,他知道,不然,你說讓四寶去喜來多吃飯時他的反應(yīng)不會那么大,他這是拿我們當(dāng)傻子呢。”劉氏點點頭。
“爹,娘,你們別想多了,以后注意點,別上他們的當(dāng)就行了。”李婧文反手握著她的手。
“你們放心,對老宅,我們只盡該盡的責(zé)任,別的多一文也沒有。”李家華原來還想等自家真正起來了,再好好孝敬爹娘:不管怎么樣,他們都生了他,養(yǎng)了他,給他娶了妻。
但是經(jīng)過了今天的事,他真的心冷了,劉氏和李婧文不知道,但是他是知道了,他爹并不是個普通的農(nóng)民,不知道讓四寶去食為天吃白食的后果有多嚴(yán)重。
他爹以前也是在外面幫人跑腿的,而且還以聰明伶俐、會辦事很得東家的喜歡,得到了不少的賞錢,所以說,給人管事,最忌晦的是什么,他一清二楚。
他們之所以上門來提這樣的要求,就是欺負(fù)他們沒有見識,只要自己心軟,就會鉆進(jìn)他們的套子里,落個里外不是人,失去李婧文她師父的信任,把他們打回原形。
就是自家人老實,不愿意占人家的便宜,不肯拿東家的銀錢示好,也可以把四寶丟給他們,先是在店里吃午飯,然后是晚飯和早飯,然后·····一步一步的,讓他們包了四寶的吃喝拉撒,再包了他讀書舉業(yè)的銀錢,最后娶妻什么的都成了他們的責(zé)任,真是好算計。
“虎毒還不食子呢,他們怎么能這樣?”劉氏眼里滿滿的都是悲涼,她看到李家華的反應(yīng)就知道兩老也沒有安好心。
“娘,在他們的心里,兒子孫子都沒有銀子重要,不,沒有他們自己重要。”李婧文握著她的手說。
“我們落難了,重新回到老宅,那時,你和爹賺到的銀錢都是他們的,就是吃的喝的也握在他們手上,他們也就拿住了我們的命脈,現(xiàn)在,我們的日子是好過,但是賺了錢卻沒有他們的份,所以,他們才想破壞了這一切。”
“太不可思議了,別人家的爹娘生怕孩子們過得不好,他們則·······”劉氏搖搖頭。
“所以說能分家出來是我們最大的幸運,爹雖然傷了腿,受了些苦楚,但也因禍得福。”李婧文寬慰他們道,如果李家華的腿沒有受傷,是不可能分家的。
“婧文說得對,到了現(xiàn)在大房還在打婧文的主意,如果沒有分家,還不知道女兒會落到什么地方去。”李家華也點點頭。
“不說這些了,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掙出了那個泥潭,以后只要不上他們的當(dāng),好日子還在后頭,爹,你請了四叔他們過來吃飯嗎?”
“我喊他們過來吃晚飯,那時三寶也回來了,正好打個牙祭。”李家華點點頭。
“四叔他們家的房子快要上梁了,我們要送點什么?”李婧文從青牛鎮(zhèn)回來的時候看到房子已經(jīng)在砌跺子了,這兩天就要上梁了。
“他們家最缺的是糧食和菜蔬,我們準(zhǔn)備送二十斤大米,一條豬肉,再包個兩百文的紅包。”劉氏想了想說,這樣的禮在村里是最高的了。
“爹娘做主就行,家里沒有肉就讓徐管家去買,如果我在家里,我去買也可以。”李婧文點點頭。
“你四叔家后天上梁,你有時間去青牛鎮(zhèn)就多買點肉回來,沒時間就讓徐管家去。”劉氏點點頭,這些天,徐管家?guī)е钸B伯的長子李家平在外面收紅薯,時間很是緊迫。
“知道了,后天我去一趟,沒事了,我先回房洗個臉。”
李連仲一行人回到老宅,李麗就迎了出來:“爹,娘,三哥,三嫂,二哥他們答應(yīng)了嗎?”
“沒有。”小吳氏搖搖頭,“人呀,錢越多,越小氣,他們一天那么多的進(jìn)帳,給侄子一餐飯都舍不得,真是氣人。”
“他們就是一家子白眼狼,搬出去之后,從來沒有給爹娘送過什么,我就不相信,這么長時間了她沒有吃過好菜。”李麗只要想到那香噴噴的野雞燉蘑菇,紅燒兔肉就流口水,可惜自從二房搬走后就再沒有吃過了。
要是知道變成這個樣子,還不如留他們住在這里,不管吃什么總會分給正屋一份,現(xiàn)在他們的條件好了,生活肯定也更好了,哎,真是可惜了。
還有她那對鐲子,自己就是守著于老六家收稻子,他們收完稻子后還有田里轉(zhuǎn)了好幾圈都沒有找到,也不知李婧文那個死丫頭把它們丟到哪里去了,如果他們還住在這邊,她還有機(jī)會找他們的麻煩,讓他們把鐲子賠給她,他們搬到那邊去了,一點機(jī)會都沒有了。
想到這些,她就氣得肝痛。
“爹,娘,你們回來了。”李家榮也從西屋走了出來。
“老大,你跟于家聯(lián)系得怎么樣了?”李連仲現(xiàn)在最恨的是李婧文,恨不得立刻把她送進(jìn)于家,那樣不僅能換回來一筆錢,還會給大兒子一個體面的工作。
“說好了,隨時可以把她送進(jìn)去,只不過我想等她把那個神醫(yī)介紹過來,給我治好了病再送她去于家。”李家榮脫下帽子,抓了抓頭皮說。
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這幾天,他不顧辛勞,跑了于家好幾趟,花費了不少銀錢,跟那個精明的管事幾次談判才達(dá)成了協(xié)議。
“那么高的診費到哪里去籌集?”李連仲皺著眉頭說,家里的錢是絕對不能拿出來的,不然,他的兒子們會認(rèn)為家里有銀錢,以后會時不時找他要錢,他們的養(yǎng)老錢就存不住了。
“張氏去縣里借錢了,到時候拿到聘禮再還債。”李家榮無奈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