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能者多勞
“你們早點回去吧,看能不能緩和一下,以后再慢慢的恢復關系,那樣不僅對你們有好處,就是對大寶、洪少爺他們都有好處,他們以后都是要走仕途的,朝中有沒有人的區別是很大的。”張家大哥勸道。
“聽說圣旨是珣郡王親自來宣的,而且還把他們家的土豆全都拉走了,我懷疑他們家是走了珣郡王的路子,皇室宗親能上達天聽,也不會分薄他們家的功勞,你們與二房打好了關系,也就間接抱上了粗腿,以后朝中就有人了。”
“難啊。”李家榮搖搖頭,從二寶把李婧文推下河,到自己把她賣給于老爺,他們家早就把二房得罪慘了,現在只求他們不報復,至于好處,只能以后再說。
“回去,我們也該回去了。”張氏想了想說,這次在娘家也住得夠久了,還不回去她的嫂子就要不高興了。
于是他們把李蘭和五寶喊了回來,收拾好東西,跟大家告別后就踏上了回五里亭的馬車。
李婧文不知道她的那些所謂的親人是何種反應,但是她知道真正為他們家高興的沒有幾個,她自己也沒有多高興,在她看來這些都是她應該得的。
第二天,她把土豆銀子分了一半給家里,讓劉氏收了起來,另外一半則交給了徐永來,等何如海回來后,讓他帶著何如海和大力去京都接收莊子并修繕宅子。
還有讓他買幾個人打理宅子:宅子已經是自家的了,總不能老是讓人家守著。
說起來何如海也真是苦逼,好不容易到了家,又要跟著徐永來他們出發:家里只有他知道那個宅子的位置,也只有他認識那個錢伯,所以他非去不可。
“婧文,你說我們現在可以蓋房子了嗎?”李家華想著手里不僅有皇上賞的百兩金子,還有賣土豆的一千兩銀子,完全可以蓋一座大宅子。
“爹,房子是可以蓋了,但是宅基地那里種了玉米和黃豆,你不能把它們都撥了吧?”李婧文看著他問。
“當然不能,我的意思是如果可以蓋房子了,我們就早點做準備,到了秋天黃豆和玉米都收了,天氣也正好,就把房子蓋起來,家里的人越來越多,這里快住不下了。”李家華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對莊稼十分珍愛,怎么舍得把地里的莊稼撥了?
“那就準備秋天蓋房子吧,爹,那一百兩金子別輕易用掉,那可是皇上賜下來的,是從國庫里拿出來的,可以留著做傳家寶。”李婧文提醒說,她那些黃金和白銀全都收進了空間,以后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
“知道了,我已經讓你娘好好收著了。”李家華笑微微的說,自己生了個好女兒,她不僅找人治好了他的腿,帶著全家走向了富裕的大道,竟然還得了皇上的青眼,封了縣主,連帶著自己兩口子也沾了光,不然封了員外和安人,還得了一百兩黃金和大半車的綢緞。
一百兩黃金在那些富貴人家眼里也許不算多,但是對于他來說卻是很大一筆錢了,而且還代表著無上的榮光。
“婧文,你那些金銀也要好好收著,以后做嫁妝,以后到了婆家你也更有底氣些。”李家華嚴肅的說。
“我知道了,爹,你還是想想該怎么蓋房子吧,到了秋天,手里會更寬松一些。”李婧文提醒說,“我們家的門庭不一樣了,以后打交道的人自然也不一樣了,房子不能象村子里的農戶一樣蓋。”
“要不過天你跟徐管家去看看京都的宅子,參考一下?”李婧文想起京都的大宅子,聽說是五進的宅子,以前又是官宦人家住的,而且能入楚云皓的眼,結構什么的自然是不錯的,自家如果能夠在村子里蓋那樣的座宅子,以后不管三寶他們再如何發展都不會落后。
“為了看一眼宅子就跑到京都去是不是太劃不來了?”李家華沒有出過遠門,自然也沒有什么見識,還真不知道應該怎么蓋房子,但是要他跑到京都去看宅子,又覺得太浪費了。
“爹,你去看看自家在京都的宅子,看哪些地方要修整,好讓徐管事安排,再去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怎么賺錢的,看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村子里的人有什么不同。”李婧文提示說。
“那也太遠了,以后再說吧,有時間我讓何如海陪我去縣城轉轉,在縣城里漲漲見識再說。”李家華堅定的搖搖頭,“至于宅子,就交給你了,你在京都呆了那么久,又去將軍府做過客,見識過京都的宅子是什么樣子,總歸比我和你娘有見識。”
“爹,你才是家里的主人。”李婧文不滿的說。
“能者多勞,這家里的一切都是你掙來的,銀子怎么花也由你負責。”李家華笑著揉了揉女兒的頭發。
以前他覺得做父親應該是威嚴的,跟他爹一樣在他們面前從來沒有露出過笑臉,分家后才知道兒女也是需要關愛的,自從他試著與孩子們交流之后,孩子們也跟他更親近了,他也從中享受到了做為父親的樂趣。
“好吧,到時候你可別心疼銀子。”李婧文無奈的點點頭。
“嗯嗯,隨你怎么弄。”李家華肯定的點點頭,心想,如果不是這個女兒,他也許一輩子都站不起來,只有窩窩囊囊的打著雙拐過日子。
現在不僅有了他原來想都不敢想封誥,還有他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銀錢,當然要蓋座好點的宅子,讓老婆和孩子住得舒舒服服的。
“爹,皇上賞的那一千畝田雖然不能轉給家里,但是收益是家里的,到了秋天,把租子賣了,家里就可以再添一些田地了。”在京都買了宅子之后,她不僅明面上的錢都花光了,還動用了空間里的錢,她不能再錢出來了,不然,肯定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
“不用,不用,這是皇上賞給你的,是你的私產,就是收益也要存在那里,以后用來辦嫁妝。”李家華連連搖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