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打主意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以前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到你,我才明白是什么意思:上次看到你時還是個普通的小農女,今天卻成了御封的縣主,連我們這些貴女都要給你行禮了。”這時云惠嘲諷的說。
“有本事你也讓皇上封你個縣主、郡主,不然,就別在這里逼逼。”這時,楚明媚沒有好氣的說,“婧文的貢獻明著擺在那里,你有什么好嘲諷的?你又有什么資格看不起別人?”
“明媚縣主,我只是說了幾句實話,哪有嘲諷她了?”云惠用不可思義的眼神看著楚明媚,心想她們才是京都的貴女,應該同仇敵愾才對,她怎么能幫著那個鄉下來的土包子李婧文?
“云二小姐,有沒有嘲諷你心里明白,大家心里也明白,我只是告訴你,婧文是皇上親封的婧安縣主,你對她不敬就是藐視皇上,是要治罪的。”楚明媚淡淡的說。
“我表姐也只是一時的心里不平衡罷了,并沒有別的意思,婧姐姐,你就原諒她吧。”楚云希給云惠解圍說。
“我理解。”李婧文點點頭,“但是我希望不要有下次,不然,別怪我不給云姨面子。”
“云希妹妹,媚姐姐,我們去那邊轉轉。”李婧文不想看到云惠那張怨婦臉,拉著楚云希和楚明媚走了。
李婧文她們的運氣不是很好,還沒有出杜鵑園,又碰到了楚明慧還著兩位姑娘往這邊走。
“靈希郡主、明媚縣主安好。”兩個姑娘給楚云希和楚明媚行福禮。
“免禮,這位是婧安縣主。”楚云希淡淡的說,并告訴她們李婧文的身份。
“婧安縣主安好。”兩個人只好給李婧文福了個禮。
“免禮,我們先走了,你們請自便。”李婧文朝她們點點頭,跟著楚云希走出了杜鵑園。
三個人沒有去別的地方,就在荷花池邊轉了轉,然后穿過橫跨整個荷花池的九曲孔橋走到中間的賞花亭上,坐到中間椅子上看滿池的荷葉和那婷婷裊裊的蓮花。
李婧文不知道的是就在距離她們不遠的地方,一群中年女子正慢步在荷花池邊近距離觀察她們,當然,在杜鵑園發生了事也全被她們看在眼里。
“云夫人,你有沒有中意的人選?”有人問云殊。
“我今天來沒有什么目的,我家云皓說了,他的事不著急,二十歲以前他不會相親,為了不耽誤人家姑娘,我暫時不操這份心。”云殊搖搖頭,她當然知道各家辦各種花宴的目的,所以昨夜她就跟兒子進行了一次母子之間的談判。
楚云皓很明確的告訴她,這兩年他要好好辦差,爭取謀個實職,至于娶妻的事過兩年再說:沒有辦法,他心里的人兒還沒有長大,他只能等著。
云殊犟不過他,也不想弄得下不了臺,只得妥協。
“云皓快十七歲了,距離二十歲也不遠了,再不好好挑,好姑娘都被別人挑走了。”鎮國公世子夫人不贊同的說,心想楚云皓早點定親或者成親,她的女兒也好早點死心。
想到這里,她對太祖有幾分惱恨:歷朝歷代人們都講究親上加親,到了本朝,就不允許表親成親了,說什么對后代不好,如果不是他留下這么個規定,她家的云惠配楚云皓這個郡王豈不是正好?
楚云皓小小的年紀就封了郡王,以后再立功的話,封個親王也是有可能的,到時候女兒就是真正的王妃的,加上楚云皓又是自家的外甥,婆婆也女兒的親姑姑,以后王府還不是云惠的天下?
“我也想呵,但是他油鹽不進,我有什么辦法?”云殊失望的搖搖頭,如果有可能,她也想早點娶媳婦,抱孫子。
“大嫂,你有沒有給云惠相看人家?”云殊看著趙氏。
“正在相看,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趙氏搖搖頭,拉著她到一邊輕聲問道,“小妹,你覺得李婧文怎么樣?”
“怎么了?你看上婧安了?可是你家的兒子不是成親了就是定親了,還打人家姑娘的主意?”云殊皺著眉頭看著她,心想她不會是想讓婧文給他的兒子做妾吧?
“不是,我娘家的大侄子今年十八歲,李婧文雖然草根出身,但是有縣主的身份,又有千畝良田,配我娘家侄子正合適。”趙氏笑了笑說。
“配你娘家侄子?李婧文的主意你還是不要打了,皇上說了,她的婚事歸他管。”云殊搖搖頭,心里卻笑她自不量力:他們趙家只是普通的商賈之家,當初因為她老爹救了他哥哥一命,鎮國公府才跟他們家結了親,讓她當了鎮國公世子夫人。
但是并不能改變趙家的門楣,而且她的幾個侄子文不成,武不就,連做生意也沒有什么天賦,如果不是靠著鎮國公府,早就被人吃得渣都不剩了,拿什么去配人家李婧文?李婧文就是沒有封縣主,以她的才華和能力,他們趙家的男兒也沒有一個配得上的。
“怎么可能?”趙氏不可置信的看著她,“皇上日理萬機,國家大事都操心不過來,怎么可能會操心一個民間縣主的婚事?”
“怎么不可能?婧文為國為民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勞,又用聰明的頭腦發明了打谷機和自鳴鐘,皇上為了保護她,不讓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欺負她,才讓我們家云皓給李家父母傳口諭,不讓他們操心婧安的婚事,她的婚事由他負責,等她到了年紀,他會給她指一個好男兒。”云殊冷笑著說。
云殊以前還認為她兒子小題大做,沒想到這么快就有人打李婧文的主意了,而且第一個打主意的還是她的親大嫂,云殊覺得自己的臉都被打腫了,當然她也很慶幸兒子得到了皇帝的承諾,不然她今天還真不好做人。
給趙氏的侄子牽線,她對不起李婧文,就是婚事不成,也會讓李婧文對他們家心生嫌隙,嚴辭拒絕,她又會得罪趙氏,以后連娘家都不好回,看來還是她兒子有先見之明,回去后要做點好吃的犒勞犒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