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勞役
進入十二月,李婧文家里就轟轟烈烈開始種土豆,家里的人除了做粉條的,全部都加入到了種土豆的大軍里,連縣主府的護衛也不例外。
河彎樹的佃房也在李家貴的指導下忙著種土豆,他不僅跟著李婧文學習了理論知識,還實戰了一年,指導佃戶對他來是小菜一碟,只是早出晚歸,幫不上家里的忙,呂氏就更加忙碌了。
李婧文家里的土豆種完了,呂氏還沒有種完,劉氏怕誤了時節,只好派兩個人過去幫忙。
種完了土豆,朝庭就開始了水利建設,衙門也開始征勞役了:跟往年一樣,成丁的男子二抽一,青洲水多,水多,自然河也多,勞役一般都是疏河道,今年也不例個,青洲府所有勞役以縣為單位,負責疏通規定的河道。
疏河道是樁苦差事,雖然薪水比較高,吃的也算好,但是這寒冬臘月里,河邊的風恨不得刮掉人們臉上一層皮,河邊的於泥又深又冷,一腳踩進去就沒到了小腿,有高筒雨靴的還好,不然,那濕冷的於泥就會鉆進鞋子里,冷得你全身打顫,而且踩下去容易,抬起來就難,。
所以只要搞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人寧愿花高價請人代替,也不愿意去受這樣的罪,李家華卻從來沒有逃脫過,不管哪次服勞役,李家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習慣成了自然,從來沒有人認為這么做不合理,就連他自己也認為服勞役是他的事,每到這個時候,他會很自然的準備行李,等待里正的召喚。
今年他們家里免了勞役,這勞役的事就跟他們沒有關系了,李家貴家里只有一個男丁,可以去,也可以交錢,他現在是李婧文家的管事,手上有一攤子事,再加上家里呂氏帶著個孩子,還有一大群鴨子、豬羊要照顧,實在是走不開,就交了半份銀子,讓別人去了。
李家老宅,李連仲還沒有六十歲,也在服勞役的范圍之內,他手里有銀子,按理交上去就可以了,但是他們就是舍不得那幾兩銀子,反而第一時間找上了李家華,讓他代替他爹去服勞役,并且理由很充足:往年都是他去服勞役的。
李家華被他們的無恥氣笑了:“難道你們忘記了現在已經分家了嗎?”
“分家了你也是我們的兒子,為爹娘分憂是兒子應該做的事。”吳氏橫蠻的說。
“我是凈身出戶的,你們還有兩個得了家產的兒子,給你們分憂還真輪不到我。”李家華自嘲的笑了笑,分家產的時候沒有想起過他,現在要服勞役了,想到他是他們的兒子了,看來,他在他們的心里,只是一件勞動工具而已。
不,比勞動工具還不好吧,就是一把鐮刀或者鋤頭壞了,他們也會拿去鐵匠鋪里修理,而他,生病了就讓他熬著,從來沒想過要請個郎中給他看看,腿一斷,需要銀錢治療,馬上被他們丟棄了。
“他們兩個都去青牛鎮打工了,沒有時間,而且他們從來沒有服過勞役,去挑河泥肯定吃不消,不象你,已經做習慣了,去了也不會吃太多的苦。”吳氏理所當然的說。
“沒想到皇上免了我家的勞役,你們卻要把自己的強加到我的身上,看來我是真的長工命,連皇上說的話都不算數。”李家華搖搖頭。
“讓我去服勞役可以,把買勞役的銀子給我,分家了,我要養活妻子兒女,不可能象以前一樣代替你們去做苦力。”
“要銀子我們還找你干嘛?”李連仲驚訝的睜大了眼睛,他料到了李家華會拒絕去服勞役,但是沒想到他會跟他們要銀子。
“我沒有要你們找我,你們找誰都可以,但是要我去,就要給銀子,我們現在是兩家人,各過各的日子,帳自然要算清楚。”李家華冷冷的說,他不是要計較那幾兩銀子,只是分家了,他們還要他去服勞役,他實在是咽不下那口氣。
“你家里那么有錢了,還靠這幾兩銀子?”吳氏不可思義的看著他。
“我家里的錢就是再多,也跟你們沒有關系,代替你們去服勞役,你們自然得付銀子。”李家華淡淡的說,心里卻想是不是自己太軟弱了,以至于受了封還要被欺負?
“李家華,你爹五十多歲了,難道你真的忍心讓他去爛泥里面挑於泥?你就不怕他累了、凍了?”
“我從十三歲開始,每年跟著大家一起去河邊挑於泥,你們有沒有想過我會累、我會凍?”李家華想起自己初次去服勞役時還不滿十三歲,身量還沒有長足,加上常年吃不飽,又黑又瘦,他穿著一雙草鞋,踩在刺骨的於泥里,挑著兩筐沉重的於泥,咬著牙踉蹌著往前走。
幸好同組的叔伯們憐他年紀小,往筐里裝於泥時并不壓實,又有意無意的幫他一把,他才順利的捱過了那次勞役,但是回來后也大病了一場。
令他感到悲哀的是他病了也沒有哪個憐惜他,他的爹娘嫌他無用,說服個勞役回來就生病,養他是白費糧食,兄弟也更是嘲笑他,說他一個農民,什么本事都沒有,連勞役都吃不消,還不如早死早解脫,免得拖累了別人。
他能活到現在可以說是個奇跡:小時候他的身體并不強壯,每年春天都會得一兩次風寒,每次都會發高燒,渾身無力,但是他的爹娘不僅不給他請郎中,也不會讓他休息,他跟平時一樣,每天拖著病體下地春耕春種,一天到晚忙個不歇氣,犁秧田的時候還要整天泡在水里,晚上躺到床上一身都酸疼酸疼,但一直都沒有倒下過。
病得最重的那次是十三歲那年服勞役回來,連著幾天發高燒,才在床上躺了幾天,被家里人嫌棄得讓他懷疑人生,他走到了河邊,想要跳下去一了百了時,被他大伯看見了,把他拉到屋里訓了他一頓,然后給他熬了一碗姜湯,把他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
“再說了,我又沒有要爹自己去,他不是還有兩個分了家產的兒子嗎?難道你們不知道,家產歸誰,老人就歸誰贍養?”李家華冷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