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禮
錦繡閣的成衣則是李婧文親手設計的,她前世活了差不多三十年,她最對的閨蜜是在影視公司做服裝的,而且是主攻唐宋時間的服裝,不管什么時候她家里都掛滿了那幾個朝代的服飾,每次她過去,都會給她展示自己的最新作品和最得意的作品,在她的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對此有了幾分心得。
加上看過的電視劇多如牛毛,對古典的衣飾可以說是見多識廣,而且這個時代的服裝是從宋代發展而來的,受到開國太祖的影響,加上了一些現代元素,去掉了很多繁瑣的東西,簡單、方便了許多,不管男裝和女裝都是如此。
李婧文以前沒有出過遠門,以為古代鄉下的衣服樸素而簡單是為了便于活動,到京都后才明白這個時代的服飾沒有別的朝代那么講究和繁瑣。
她想女子愛美是不受年齡和時代的限制的,況且這個時代民風開方,就是貴族女子也不會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們猶其喜歡逛街,想到女子那巨大的消費能力,她根據這個時代的服飾特點結合現代的一些常識,她設計出了幾款更加修身的衣服。
她雖然只是試試水,但是看到彭夫人和于太太不僅自己買了幾套,還給家里的女兒一人買了兩套,想著這衣服也許還真有市場。
熱熱鬧鬧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打烊盤點之后,劉氏看著紙上的數字驚呆了:“怎么可能?”
“娘,今天是開業的第一天,有很多親戚朋友來捧場,營業額多點是很正常的,以后的生意不可能有這么好。”李婧文笑得眉眼彎彎。
“我知道,我知道,但也沒想到有這么多。”劉氏失笑的搖搖頭。
“我們家的東西都是好貨,質量好,花樣也時新,生意好是應該的。”
“我最大的成就就是養了個好女兒,不然,我們家哪有今天?”劉氏感嘆的說,她沒想到自己也能當老板,并且是青牛鎮上最大的繡莊的老板。
“娘,你這也算是王婆賣瓜。”李婧文好笑的說。
收拾好東西,劉氏把店子交給掌柜趙氏,他們一家人就坐著馬車回了五里亭村。
鄉莊順利開業了,生意也不錯,李婧文把做衣服的技巧教給劉氏,她就不管了:繡莊是她給劉氏開的,劉氏才是繡莊的老板,她不能抓在手里不放,更不能事事包辦。
過年,免不了迎來送往,李婧文家里一樣要準備送年禮,他們家送出去的第一份年禮是京都洵郡王府:去年洵郡王府給送了年禮,今年就該他們主動了。
李婧文給云殊和楚云希個一人做了兩套自己設計的衣服,一人一塊腕表(就是上次去京都時準備送的那兩塊表),給楚云皓則只有兩套衣服,另外就是一些土特產:兩頭殺好了的野羊、一百斤臘肉和*、五十斤茶籽油、五十斤花生油、還有新摘的桔子、橙子和柚子,林林總總一大車。
然后就是老宅,這事由李家華安排,李婧文和劉氏都沒有管。
別外就里正、族長以及幾位族老,一家送了幾斤肉和兩套衣料。
跟他們最親近的李連伯和李家貴兩家人,之前他們已經送了土豆種子,他們就沒有再送年禮,李婧文借去村里玩的機會去李連伯家轉了一圈,借著這個機會送了何氏一只金鐲子,李連伯一只玉簪子,李家貴那邊,李婧文則送了小石頭一個小金項圈。
劉氏的娘家之前送了土豆,也許是聽進去了他們的警告,也許是要計劃更大的事,一直都沒有登門,劉氏沒有管,李婧文就更不管了。
他們計劃中的年禮送完了,但沒想到幾天之后,不僅彭縣令和于老爺派人送來了年禮,就連洪家和康家也送來了年禮。
彭縣令是南星縣的父母官,李婧文不得不應付,她把他送來的年禮增增減減后回了禮,于家跟他們雖然沒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也是有過節的,李婧文不怎么想跟他們來往,就加了兩套衣料,打發人送了回去。
至于洪家和康家,他們以前就沒有來往過,以后也不想來往,李家華做主,原樣送了回去,并讓送禮的小廝轉告他們,他們受不起他們的禮。
洪文清知道自己的岳父與李婧文不對付,連帶他們也不受歡迎,他之所以往他們家送年禮也只是試探一下。
他們能收下最好,說明有緩和關系的可能,把年禮原物退回來也在意料之中,他并不到驚訝,更不覺得氣憤,雖然他母親說了兩句不好聽的,但是他只當風從耳邊過,對他沒有造成丁點影響。
李梅更不在意,成親后,她才知道這個男人是個沒有心的人,能讓他上心的只有功名和財富。
女人對于他來說只是玩物,喜歡時多逗兩下,不喜歡就扔在后院不管不問,任你自生自滅,對她這正妻也不例外,弄清楚自己的處境之后,她就把心思都花在怎么在洪家挖錢和攢錢上了。
她知道,男人靠不住,至于孩子,這輩子也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福氣生下來,所以說,對于她來說錢才是最重要的,錢財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至于和小妾爭吃醋,以前她干過,現在早就沒有那個心思了,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多繡幾個荷包,多打幾根絡子,賣出去也可以用賺幾文錢。
當然,李梅不靠這幾文錢吃喝,洪家雖然不能于家比,但媳婦還是養得起的,洪家包她吃,包她穿,每個月還有五兩銀子的零用銀(即月例),她想要多的就沒有了。
五兩銀子在普通的市民或者農民看來是很多了,但是處在深宅大戶,開支卻不小:出去應酬要買衣服、首飾,下面的仆人要打賞······洪大少與她相看兩相厭,不會補貼她半分,李梅覺得手頭不是一般的緊。
加上洪文清連二連三的往屋里抬人,這些日子連她的院子都不進了,她沒有半點安全感,為了消磨時間,也為了攢錢,她在家里除了去給公公婆婆請安,就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做針線活,還就是人只要找到機會就跟她男人或者婆婆要錢,在她看來,洪家的錢她能要到一文算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