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郡主府的花園不小,總面積有二十多畝,但占地最多的是荷花池和梅園,桂花樹并不多,也就二十多棵,有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每種也就幾棵樹,但是樹齡都比較大了,加上打理得好,一棵棵桂花樹又高又大,枝繁葉盛,開的花自然也不會少。
李婧文最喜歡金桂,她就想用金桂花來做桂花糕,所以葉兒她們也只摘那些金黃色的桂花,葉兒和飛兒兩個的功夫都不錯,兩個身影在樹木間輕盈的穿梭,時而上時而下,象兩個小精神,在樹枝上跳躍,雙手更是快得只能看到殘影,這時,她們系在腰間的小簍子已經有大半簍了。
李婧文也跟著她們一起摘桂花,直到兩個小簍子都摘滿了,恰好到了吃早飯的時間,她們一起回正院吃飯。
早飯很簡單,就是小米粥、白水煮雞蛋和小籠包子,外加一碟酸豆角、一碟醬黃瓜。
李婧文吃了一個雞蛋,半籠小籠包子,就著酸豆角吃了一碗小米粥,就放下了碗筷,其余的就讓葉兒她們幾個分了。
早餐后不久,楚云希就帶著禮物上門了。
“云希妹妹,你來玩就好,怎么不帶這么多東西?”李婧文看到跟在她身后的兩個丫鬟帶著兩個籃子就皺著眉頭問。
“婧姐姐,你沒事吧?”楚云希看到她就撲了過來。
“沒事,昨天回來就吃過藥了,把身體里殘留的藥物化解了,又休息了一個晚上,已經恢復了。”李婧文牽著她的手一邊回屋一邊說,“告訴我,為什么帶了這么多東西?”
“我和我娘怕你太累,就讓廚房做了幾樣點心,帶過來招待客人。”楚云希對她做了鬼臉,“我們也是怕累著你,不然,我哥哥會心疼的。”
“鬼丫頭了。”李婧文心里一暖,刮了下她的鼻子,“謝謝云姨,也謝謝你。”
“我們都是自己人,不用謝,婧姐姐,你知道云惠昨天發生什么事了嗎?”楚云希神秘的問。
“發生什么事了?難不成她真的和趙志搞到了一起?”李婧文小聲問。
“沒錯,因為這事,我大舅昨天就去李家退親了,聽說賠了他們家不少銀子。”楚云希沉著臉說,“為了云惠這個混帳,我大舅的臉都丟盡了。”
云成安覺得自家對不起李家,不但把聘禮全都退了回去,李家準備辦宴席所花的銀子也由他負責,并且再三跟李家道歉。
李家雖然失了面子,但是云惠生病卻是沒有辦法的事,鎮國公府能在事前告訴他們,并且主動退親是他們厚道。
加上云成安的姿態放得很低,李參將又在西北軍中任職,李家人也沒有為難云成安,兩家很和平的解決了問題,也算是好聚好散。
“這是沒辦法的事,誰讓他娶了那樣一個老婆,又生了那樣一個女兒?如果他不好好管教,以后還有他頭痛的時候。”李婧文不以為然的說。
趙氏和云惠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云成安也是有責任的,如果不是他慣著,趙氏也不可能把趙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為了趙家竟然敢昧著良心做事。
“我大舅常年不在家,趙氏陽奉陰為,云惠在長輩面前更是乖巧得不得了,哪曉得她們的心都被墨染了。”楚云希還真覺得她的大舅舅委屈。
“出了這事,你大舅會不會跟趙家斷了關系?從此丟下趙家這個大包袱?”李婧文拉著楚云希坐在自己身邊,“你大舅舅如果還跟以前一樣放縱趙氏顧著趙家,總有一天會連累鎮國公府的。”
“婧姐姐說的是,出了這樣的事,還賠上了孫女的終身幸福,就是我大舅不說,我外祖父也會跟趙家畫清界線的。”楚云希心想趙氏如果還跟以前一樣一心向著趙家,很可能沒有好日子過了。
“不說她們了,云家的事自有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做主。”李婧文心想只要鎮國公夫婦兩個人還鎮得住場子,趙氏就蹦噠不起來。
不久,蘭寧縣主和明媚縣主聯袂而來,李婧文留下葉兒在門口等陳艷,她則把她們帶著正院的花廳。
“婧安妹妹,你過得真舒服。”蘭寧縣主指著角落的冰盆說,“我們家人口多,連冰盆也不能放肆用。”
“我們南方就是這點不好,夏天熱死人,雖然能制冰,但是成本卻不低,就大戶人家也敢放開了用。”明媚縣主點點頭。
“而北方只要冬天把冰塊從河里起出來,放進冰窖里藏著就行,也不用需要用別的資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天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我們江南這么美,你怎么因為一點冰嫌棄呢?”蘭寧縣主白了她一眼。
“北方雖然可以從河里、湖里取冰,但也需要用勞力的,而且北方的冬天又長又冷,室外溫暖是零下幾十度,出門很不方便,糧食也只能產一季,而且十年九旱,生活水來比南方差遠了。”
“各有各的好,我們生活在江南,自然覺得江南好。”相對于北方,李婧文喜歡江南水鄉,至少沒有那么干躁,冬天出門出不用裹成球。
“我們江南四季分明,冬天不是太冷,夏天雖然有點熱,但是中秋節過后就涼快了,春天和秋天不冷不熱,更是愜意,我最喜歡了。”楚云希插嘴說,楚蘭寧和楚明媚都跟她交好,她說話也很隨意。
“其實我們的老祖是青洲的,當初為什么不定都青洲呢?”楚蘭寧從來沒有去過青洲,只是聽楚云希說過青洲有多好,讓她產生了幾分向往之情。
“前朝立都臨安,這里有很多現成的東西可以利用,當初建國時百廢待興,銀錢都要用了刀刃上,太祖為了節約資源,就把都城建在了這里。”楚明媚解釋說。
“臨安也不錯,有山有水,并不比青洲差,而且這里距青洲也不遠,只要你們想,隨時可以回老家看看。”李婧文知道太祖的故居現在還保存得很好,而且有專人打理,他們這些晚輩隨時可以回去住幾天,感受一下他們太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