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下馬威
“人家好不容易研究出來的,仿制不出來很正常,但總對你有所啟發(fā)吧?”明媚縣主的要求不高,只要味道有這八成好就行了。
“真是個吃貨,這扣肉吃多了容易長肉,下次我做魚羹給你吃,吃魚好,魚里面所含的脂肪不多,但蛋白質(zhì)含量豐富,特別是膠原蛋白,是美容養(yǎng)顏的圣品。”李婧文微笑著說。
那道扣肉的方子豆豆已經(jīng)用神識掃到了,她除了全程看到了制作過程,就連那個廚師秘制的醬料也被她偷了些進(jìn)空間,然后用神識掃出里面的成份和含量,想要做出來并不難。
但這是別人嘔心瀝血研究出來的,她不能盜用別人的成果,當(dāng)然,在空間里做給自己和豆豆吃還是可以的。
“脂肪是什么東西?蛋白質(zhì)又是什么東西?”蘭寧縣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東西,不禁好奇的部。
“這些都是食物中含量,也是人體所需的一些營養(yǎng)成份,只不過有些東西吃多了不行,譬如肥肉里面含的脂肪比較多,吃多了容易肥胖,太過肥胖會帶來很多疾病·····”李婧文耐心的解釋。
“婧安妹妹,你懂得真多。”蘭寧縣主看著李婧文的眼里冒著星星。
“我也是聽我?guī)煾刚f的······”李婧文被她看得有點不好意思了,這些東西在現(xiàn)代人人都懂,她只是打了個時間差罷了,說白了她就是在作弊。
幾個人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著悄悄話,好不愜意,只是她們這個樣子有人看不慣,但是想到自己不管是身份還是家勢都不如她們,不敢太過造次,只是冷哼幾聲,給李婧文丟去幾個鄙視的眼神表示自己的不屑。
女子不比男子,喝酒的人很少,大都只喝些果汁和飲料,速度自然快了不少,散席后,蘭寧縣主他們都要等家里的長輩一起出宮。
楚云希也因為是皇太后的親孫女,散席后不能就這么走了,還要跟著云殊和楚云皓一起去慈寧陪陪太后,很可能要吃了晚飯才能出宮,李婧文只能自己出宮了。
出了宮,她覺得空氣都清新了,上了等在宮門口的車,吐出一口濁氣,喝了杯葉兒遞過來的茶,就靠在墊子上,瞇上眼睛假寐。
“主子,到家了。”葉兒看到她真的睡覺了,只得拉了拉她的衣袖。
“唔,這么快。”李婧文睜開睡眼惺忪的眼睛,掀開車簾一看,馬車已經(jīng)進(jìn)了二門,正停在垂花門前。
“我扶您下去。”葉兒自己跳下馬車,然后伸手扶著她下了車。
回到家里,李婧文第一時間沐浴,然后躺到床上進(jìn)入空間,把靈芝放進(jìn)藥房里。
“靈芝沒有送出去?”豆豆看了看那靈芝,然后冷笑著說,“那個老婆子真是虧大了,為了嘔氣,竟然把你歸入普通的官眷中。”
“正好,明天拿去賣了,賣的銀子用來買好吃的。”李婧文的心情很好。
皇太后為了給她一個下馬威,卻給她節(jié)約了一大筆銀子,這株靈芝雖然只有一百二十年,但是空間出品,品質(zhì)差不了,價值比普通的一百二十年的靈芝肯定會高上不少。
“好,我明天先去賣靈芝,然后再去木材市場賣木料,你別忘了讓徐永來去買木料,而且一定要交待他帶多多的銀子,別因為銀子不夠讓人把木料搶走了。”豆豆交待說。
她們在山里砍下的那些黃花梨樹不可能憑空出現(xiàn)在郡主府,唯一的辦法只能去買回來,而這大宗的生意非徐永來這個管家不可。
“你放心,下午我就會把事情交待下去,沒有別的事我就出去休息了,晚上有空的話就做一份扣肉吃。”李婧文點點頭。
她知道這事的重要性,明、后兩天必須把木料買回來,不然會影響她回家的行程,她定然不會把這么重要的事忘了的。
第二天,徐永來帶著五萬兩銀票去了木材市,發(fā)現(xiàn)一堆人正圍在那里看著什么,徐永來好奇的走了過去。
“這么好地黃花梨我長到這么大還是*見到,可惜借錢太貴,數(shù)量又有點多,沒有那么大的本錢,不然吃下來一定能大賺一錢。”
“京都附近都不產(chǎn)黃花梨,不知道他們從哪里弄來的,還那么大一批。”有人附和說,“他還要一次全部打包賣,這市場上的人誰有那么大的本錢?”
“你說那人為什么那么固執(zhí)呢?一根一根的賣不是很好嗎?由批發(fā)轉(zhuǎn)為零售,價格豈不是更高?”有人不滿的說。
“他應(yīng)該是圖方便,把木料賣給一個人,拿了銀子就可以走人,一根一根的賣不僅麻煩而且不安全,你們沒有看到他只拿了一根樣品過來嗎?如果一次性賣了,直接帶人去倉庫接交就可以了,也不怕有人不懷好意。”有人猜測說。
“你說的也是,一個外鄉(xiāng)人帶著這么多珍貴的木料肯定是小心了再小心,不然只有賺了錢也沒命花,所以他寧可少賺點銀子也不愿意零賣。”
徐永來聽到人們的議論,心里大呼運氣好,這瞌睡來了立馬就有人遞枕頭,他家主子要買黃花梨做家俱,市場上立刻就出現(xiàn)了大批的黃花梨。
一個初次來京都試水的外鄉(xiāng)人,帶來的木材別人也許吃不下,但是以他主子的實力肯定不在話,他還怕數(shù)量少了,做不齊主子列出來的那些家俱。
想到這里,徐永來過去搭話:“你們在說什么?有人要成批的賣黃花梨?”
“對,就是那個人,他說有從外地帶來了一批黃花梨,正在找買主,可惜他要打包賣,我們都吃不下,不然,買下一兩根打個柜子啥的也好。”有人指著人群中間的一個中年男人說。
“那就是他帶來的樣品,又大又直溜,是難得的好材,只價格一點也不親民,很多人一輩都買不起一根那樣的木料。”那人嘆息說。
“這東西比紫檀還貴,但是京都的貴人更喜歡用紫檀,看樣子他要砸在手里了。”
“其實黃花梨做出來的家俱比紫檀更好看,也許有人能看得上也說不定。”徐永來不置可否的說,就象他們主子,就指明要黃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