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張寧去世
“皇上,丞相府傳來消息,張大人快不行了”剛坐上龍椅,聽到予安傳來的消息,姜珩猛然一震,予安的聲音不小,不少人都聽見了,都在想左丞相的位置皇上會讓誰接任,江予看了一眼張寧的位置,張寧離世,他能否被皇上提拔為左丞相,畢竟左為尊,他不想皇上隨便拎個人出來讓他為尊,尤其是趙嬙。
不動聲色的掃了一眼趙嬙,皇上一直不給他封官,還讓他當張寧的學生,破格上朝,心思很明顯,只是張寧去世后,如今的趙嬙還擔不擔得起左丞相之位,盯著那個位置的人可不少。
趙嬙雖才智過人,但資歷尚淺,難服眾心,就算有皇上撐腰又如何,朝堂之上,老臣們未必買賬。姜珩沒理會其他人的心思,迅速宣布散朝,和姜瑜幾人趕往丞相府,朝服都沒來得及換,在馬車上的姜珩沉吟片刻,嘆了口氣“傳淑妃,婉貴嬪回丞相府”姜瑜有些驚訝的看著姜珩“后妃怎么能回去?”姜珩揉了揉眉心,語氣沉重“張寧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她的孫女,朕不想他留遺憾”
馬車緩緩駛出宮門,街市的喧囂漸遠,姜珩的思緒如潮水般涌動,父皇留給他的輔政大臣,一個謀逆被殺,一個病重將逝,一個生有異心,一個毫無權利。朝堂風雨飄搖,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擔。張寧的離世,不僅是人才的損失,更是權力格局的劇變。
匆忙走進屋內,此時的張寧比前幾日更顯瘦弱,姜珩眼角微紅“張寧,淑妃還沒生呢,你怎么能走呢”張寧艱難地睜開眼,氣息微弱,姜珩握緊他的手“真的治不了了嗎”張寧微微搖頭,嘴角勉強擠出一絲苦笑“皇上也別怪太醫(yī),他們已經(jīng)盡力了”姜珩點點頭,跪在地上的太醫(yī)才擦了擦頭上的冷汗,他們真害怕皇上發(fā)瘋殺了他們泄憤。
正說著,淑妃和婉貴嬪趕了進來,明顯是已經(jīng)哭過的樣子,姜珩也沒在意她們沒行禮的舉動,淑妃和婉貴嬪撲到床前,淚眼朦朧“祖父!”張寧艱難地抬起手,輕撫淑妃的頭發(fā)“起來,都懷孕了”淑妃泣不成聲,婉貴嬪強忍淚水。
張寧的氣息愈發(fā)微弱“張寧,朕從未拿你當一個普通臣子,你是朕的知己,亦是良師益友”盡管姜珩是背過身說的,但張寧還是聽到了他略微顫抖的聲音,以及隱含的哭腔,張寧眼神漸散,卻仍盡力擠出一絲微笑“皇上”張寧輕聲開口,淑妃和婉貴嬪擦擦眼淚,站在一旁,姜珩走近緊握他的手“還有什么心愿未了,只要你說,朕都答應”“臣子張昭,皇上還記得嗎”姜珩想起他前不久說過的人,忠誠無比“朕記得”
“臣求皇上多多栽培,讓他代替臣輔佐你”姜珩知道他是不想讓張家倒,點點頭“朕答應你”“還有臣的孫女,請皇上善待她們,莫讓她們在宮中受委屈。”姜珩眼中含淚“你就沒有話留給朕嗎”張寧微微一笑,氣息漸弱:“皇上,臣只愿您能明察秋毫,穩(wěn)固江山。”
姜珩緊握張寧的手,淚珠滑落,低聲應允“朕銘記在心。”“臣想和簡親王說說話”姜珩輕聲傳喚,簡親王匆匆而入,看他們有話要說,姜珩擦擦眼淚和眾人退至屋外,簡親王俯身靠近床邊,張寧強撐一口氣“皇上多疑,以后太子處境定不妙,皇上若有廢太子的心思,你務必力保太子,太子乃國之根本,萬不可因一時懷疑而動搖根基。”
姜瑜知道他的意思,太子一旦被廢,朝局必亂“張寧,我知道,你放心”張寧點點頭,終于是松了一口氣,眼神逐漸渙散,嘴角掛著釋然的微笑,緩緩閉上了雙眼。
“五弟,張寧走了”盡管做好了準備,聽到這句話姜珩還是沒忍住,閉眼任由眼淚掉了下來,耳邊是淑妃和婉貴嬪的抽泣聲姜珩深吸一口氣,緩緩睜開眼,轉身對姜瑜沉聲道:“傳旨,厚葬張寧,追封一等公,上謚號“文正”,,命禮部督辦喪儀,務必隆重。”
江華低頭,皇上如此信任張寧,他還活著的話,太子不會落的那樣的下場吧。
姜珩的目光掃過眾人,心中涌起無盡的哀涼。他深知,張寧的離去不僅是失去了一位賢臣,更是失去了一位摯友。姜瑜默默點頭,領命而去,姜珩站在門口,看著丞相府三個字,終究沒舍得換名字,罷了,等有新丞相了再換,姜珩長嘆一聲“允淑妃,婉貴嬪留府中料理后事。
夜色漸深,宮燈微明,姜珩的背影在長廊中拉得老長,他緩緩轉身,步履沉重地走向宮門,坐在祈安殿想起張寧生前對他的忠告與輔佐,越發(fā)難過。夜風拂過,殿內燭火搖曳,姜珩提筆寫下了悼亡詞
“朕之賢臣張寧,輔佐文德鴻啟二帝,功勛卓著,忠心耿耿,為國柱石,今逝矣,朕心甚痛。憶往昔共謀國事,言猶在耳。其忠誠與智慧,永銘朕心。愿其佑我江山永固,國泰民安。此生得遇張寧,實乃朕之幸也。(鴻啟十二年姜珩親筆)”
姜珩將悼亡詞置于案上,姜珩凝視良久,心中波瀾難平“江華,把這個裝起來送到丞相府,陪葬于文正”江華領命,小心翼翼地將悼亡詞收好,轉身離去。江華雖有些好奇,但也不敢打開看,快步送到丞相府,親手交予姜瑜。姜瑜接過悼亡詞,眼眶微紅,鄭重地將其放入靈柩。
張寧去世聲勢浩大,“文正”的謚號更讓其身后哀榮倍顯,朝野上下看皇上的態(tài)度,紛紛致哀。姜珩親臨丞相府吊唁,神情哀戚。他站在靈前,久久凝視,“文正一生忠義,爾等當以他為楷模,共扶社稷。”留下這句話姜珩緩緩轉身,步出靈堂“淑妃和婉貴嬪該回宮了”
張寧的葬禮過后,朝中就亂了起來,為了那一個空著的相位,群臣爭斗不休,姜珩也沒打算再立新丞相,正好利用這個位置讓他們鬧起來,權利誰不想要,抱團的也不知道你們心齊不齊了,姜珩冷眼旁觀,看著江予的勢力越發(fā)大,想強逼著姜珩把他立為左丞相,姜珩最討厭的就是別人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