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戰事平息
姜瑜看到那四個字,有些意外,這么狠啊,迅速讓人把消息傳到前線,前線將軍坐一起看到信有些不可思議,雖然他們在邊境守著,但是那場宮變的事或多或少知道一點,朝中元氣大傷,如今卻打這么狠,朝中恢復過來了嗎?
反正也不能不遵從圣旨,一群人開始制定計劃,而此時,西涼使者來信,在信中表達了對大孟文化的仰慕之情,并提出派遣學者和官員來交流學習,姜珩收到信冷笑,這些西涼人向來狡猾,文化仰慕不過是個幌子,真正目的是為了窺探大孟的虛實。北狄被大孟打的節節敗退,眼看有吞并之勢,但他們收到的消息確是大孟搖搖欲墜,到底是里面的人騙了他們,還是大孟出動了他們所有的力量。
姜珩有些猶豫,現在的大孟確實是外強中干,主要兵力也都在北狄戰場,一旦讓西涼使者發現不對,西涼必會大兵壓境,那么大孟將會腹背受敵。使者的信已經到了三天了,他再不回信,西涼必定知曉如今的形勢,越想越愁,不停地給前線施壓,盡快結束戰事。
同時回信歡迎他們派遣學者以及官員前來交流,但強調在邊境動亂未息之前,他們的安全大孟保證不了,姜珩的想法就是在解決北狄的時候,把他們當成北狄人殺了,嫁禍給北狄,盡量拖延時間,等大軍得勝歸來,剛好可以迷惑西涼使者,減少他們的懷疑。
連下好幾條圣旨,讓前線戰事盡快結束,同時也要保證北狄納入大孟,收到圣旨的將領們感到壓力倍增。他們連夜商討,決定采取更主動的戰術,以減少敵人的活動空間,加快戰事的推進,大孟攻勢越發兇猛,姜瑜也派人解決了來大孟的西涼人,留下幾個活口,回西涼說明情況,讓他們不再敢在這個節骨眼來大孟,畢竟戰事未平,你死我活。
前線的將領們密切監視著北狄軍隊的一舉一動,分析其弱點,不斷調整戰術,在大孟的強烈攻勢下,北狄的士氣開始明顯下降,將領們利用這一機會,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起決定性的一擊,北狄軍猝不及防,防線迅速崩潰,大勢已去,北狄王想帶著殘部逃跑,奈何大孟已經把他們的路堵死,逼迫北狄王簽下了投降書,北狄徹底劃入大孟版圖。
戰場上尸體滿地血流成河,這一戰大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代價也是慘重的。將領們紛紛下令,迅速打掃戰場,救治傷員,同時處理戰俘問題,姜珩總算是松了口氣,西涼幾次三番的過來試探,心里想的什么姜珩不動腦子都知道,不過,李玄當時沒和西涼合作也算是他懂事,他們的爭斗歸根結底不過是朝代的更新換代,無論怎么換,這個天下總是漢人的,怎么可能讓少數民族入關。
勝利的消息傳入京城,官員都放松了下來,他們可不想給那些蠻夷俯身低頭。
“略作休息,帶大軍回京,論功行賞”姜珩讓安北把信送了出去,立即著手安排歡迎儀式和論功行賞事宜“云昭,西涼的使者會來,盡量盛大一點”蘇云昭有些發愁,打仗花了不少銀子,皇上要速度,物資糧草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蘇云昭深知國庫空虛,戶部的帳已經捉襟見肘,但這個節骨眼西涼要來,他們的心思昭然若揭,蘇云昭硬著頭皮點頭,心想如何才會不讓西涼看出大孟的虛實。
西涼使者為防止上次的情況再次發生,直接跟著大軍來京城,姜珩也默認了他們的動作,總不能又殺一回吧。
一進京城,西涼使者便被盛大的歡迎儀式所震撼,街道兩旁百姓歡呼,旌旗蔽日,彰顯大孟威儀。蘇云昭巧妙安排,雖國庫空虛,卻依舊營造出繁榮景象,姜瑜心驚,這把姜珩都逼成什么了,他能看出來,里面很多人都是隱龍衛,表面是在歡迎,實則眼神一直盯著西涼來的人,還有剛剛歸屬的北狄使者。
西涼使者心中暗自盤算,表面上卻恭維不斷,邊境的將領也很多年沒回過京城了,看著都有些陌生了,和使者一樣,好奇的看了看,有敏銳的將領自然感覺出來,旁邊的百姓并非普通百姓,身上的殺氣難以掩飾,眼神銳利,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銳。
姜瑜在外征戰多年,自然也是能看出來的,于是幾個將領看了眼姜瑜的臉色,姜瑜面色不變,繼續走著,將領們心中明了,這應該是皇上安排的,畢竟來的可是北狄和西涼的人,誰知道他們會不會還有什么壞心思。
踏入內殿,一切都已經布置好了,陸陸續續的也有大臣進來恭賀,姜珩看人來的差不多了,才和蘇云昭一起進去“皇上駕到,皇后娘娘駕到”內殿頓時肅穆,眾人齊齊跪拜,姜珩走過,看見漠北使者也來了,有些疑惑的看了眼姜瑜,姜瑜微微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漠北使者說只是說來恭賀。
姜珩也沒再糾結,在大孟境內,他們暫時還做不了什么,漠北使者,西涼使者以及北狄王,今天倒是湊齊了啊,姜珩目光掃過眾人,心中暗自思忖,表面卻不動聲色,坐上龍椅才抬手“起吧”“謝皇上”眾人起身,目光各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日為賀北狄戰事大捷,特設盛宴款待,殿內金碧輝煌,珍饈滿桌,樂聲悠揚。姜珩舉杯致辭,言辭懇切,諸位將領辛苦了,大孟的繁榮昌盛離不開你們的英勇奮戰。今日之宴,既是對你們的嘉獎,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愿我們攜手共進,抵御外敵,守護這片疆土。”言罷,眾人舉杯共飲,氣氛熱烈。”
幾個來朝的將領對這話深感共鳴,眼神中透出堅定,但最重要的是姜瑜給他們說的論功行賞之事,皇上會不會兌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