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準備削藩
額爾德克和哈薩克離開后,姜珩也把姜煒趕回去了,畢竟他還受著傷,但是簽訂盟約他作為大孟下一任繼承者必須到,姜煒拿起那封盟約書,撫摸著上面的章印,他們四人就這樣決定了西涼和大孟百年的規劃,只是真的會長久保持和平嗎,等額爾德克位置坐穩了,撕毀盟約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額爾德克是個聰明人,至少在他當政的時候,不會撕毀盟約的”姜珩突然開口,姜煒有些驚訝,父皇怎么知道自己想的什么“臉上表情藏藏,好歹是太子”姜珩看著他有些嫌棄,姜煒才知道是表情出賣了自己,有些尷尬的笑了笑“父皇你先忙,兒臣先回去了啊”說完掀開門簾就出去了,他如今胳膊受傷,父皇也不會讓他批奏折,正好休息休息,只是得盯著外面發生的事,要是再像上次那樣,他自己都覺得丟人。
“平城還未降雨嗎”“是,但全部居民已遷移,皇上放心”姜珩眉眼間有些憂愁,怎么他在位就干旱呢,幸好如今不算太亂,要不然皇帝不仁,天要亡大孟的言論又出現,他又得寫罪己詔,哪個皇帝想一直寫罪己詔啊。
“皇上,令妃娘娘懷孕了”予安看姜珩沒再忙政事,才進來稟報,姜珩還對上回令妃的作為失望,也沒多高興“賞”姜珩的態度平平,予安也懂他的意思了,隨便賞賞,吩咐奴才告訴皇后姜珩的意思,蘇云昭送走傳信的太監后,眉眼間帶著憂傷之色“皇上真是薄情啊,當初為了令妃不惜背上那樣的罵名,如今卻”旁邊侍女給蘇云昭添上茶“娘娘何必管這些事呢,您是正妻,皇上怎么樣都不會對您這樣的”
蘇云昭點點頭,皇上如今也就是對她,宜妃,淑妃好點,其她人都記不住名字,她得慶幸進宮早,在皇上心里有一席之地,按照皇上的意思隨便賞了點,令妃心中帶著氣,但又有些后悔,她是四妃之一,又何必做出那樣的事呢,只能等皇上消氣了,無論怎么說,她懷的畢竟是皇上的孩子。
姜珩很快就將令妃的事拋之腦后了,到科舉之年了,他日日想著題目,朝中又因削藩問題吵了起來,姜珩每天看著他們就來氣,那些藩王留著有什么用,吃朝廷的喝朝廷的,啥事都不干,災情是不捐錢的,要銀子倒是一個比一個勤,不給他們他們就天天鬧,說他們是太祖封的王的后代,太祖答應過永不削藩,他們才敢這么鬧,姜珩眼睛一閉就是他們嚷嚷著跟自己要錢的場景。
幸好藩王非召不得回京,要不然他得煩死,看著藩王的位置,姜珩考慮著應該對誰下手,一上朝話沒說兩句,就吵起來了,只有中立派的看著姜珩的臉色,一句話都不敢說,姜煒也管著青玄宮的人,不讓他們輕易開口“都給朕閉嘴!”姜珩感覺自己腦子都要炸了。
“你告訴朕,那些藩王有什么用,朝廷有難的時候,一個個的裝瞎,朕登基遇到兩次干旱,藩王是一分錢都不出,西涼和大孟開戰時,他們是不愿意調兵的,甚至朕處理阮氏的時候,還給朕添亂,朕已經放過他們一次了”姜珩冷冽的眼神看著他們“皇上所言極是”同意削藩的開口附和
“留藩王是太祖下的旨,皇上怎可抗旨”“各地有藩王,大孟才更安全,藩王怎么說都是姜家的人,總比其他大臣好”“藩王無過,皇上如何給他們交代“削藩之后,若生變故,誰來負責?”“皇上,我們不能輕易忽視太祖的遺訓啊!”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姜珩此時就想一巴掌扇他們臉上,怒氣沖沖地打斷了他們的爭執,";都給我聽好了,朕是這大孟的天子,朕的命令就是圣旨。藩王的所作所為已經讓朕忍無可忍,削藩勢在必行。”
“朕就是要抗旨,不必拿先祖壓朕”姜珩一字一句的說道“皇上,你這是不孝”此話一出,姜珩冷冷的盯著開口的人“你放肆”群臣立馬跪了下來“皇上息怒”“朕怎么息怒,朕不過是想削藩就是不孝了?朕難道要坐視不理,讓這些藩王把朕辛辛苦苦攢的銀子花完嗎,養豬都比養他們有用,豬殺了還能吃,朕把他殺了能干嘛,活著沒用死了更沒用的人,朕卻要花錢養著他們”
姜煒看著簡直驚呆了,父皇現在說話都這么糙了嗎,姜珩怒氣未消,繼續說道“削藩朕勢在必行”還有人想開口,姜珩一個眼神掃過去“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是誰找來的,回去告訴他們,要么接受削藩,要么等著朕的兵馬,朕不介意用武力解決,讓他們好自為之。”言罷,姜珩拂袖而去,留下面面相覷的群臣。
青玄宮內,幾個臣子紛紛向姜煒進言“雖說此事是好事,但皇上也太強硬了,恐怕會引起反彈啊”“是啊,殿下要不勸勸皇上,此事急不得”“急不得?那你說說應當如何”姜煒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應當曉之以情,動之于理”“聽到父皇剛剛說的話了嗎,這樣的蛀蟲值得我們曉之以情?”姜煒直接打斷“那些藩王畢竟也是皇室中人,鬧大了豈不是讓人看了笑話?”姜煒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藩王們除了揮霍國庫,為非作歹,還有什么用?他們若是真有用,為何在國家有難時不施以援手?”
幾人還想說些什么,姜煒嗤笑“諸位還想進言就請去找父皇,孤不會攔你們,你們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別以為孤不知道,記住你們真正要效忠的人是誰,江華,送客”江華應聲而動,恭敬地將幾位大臣引領出了青玄宮,他們雖有不甘,但皇上和太子都態度堅決,他們也沒有必要去找簡親王,簡親王和皇上一直是一派,而且他們之間并無交情。
宮中的低語很快傳遍了京城,民間的茶館酒肆,人們紛紛議論起這場風波,京城的百姓是對這話沒有任何感覺的,他們生活在天子腳下,安全著呢,只用關心自己的柴米油鹽就行了,然而,遠在邊疆的藩王們卻如坐針氈,他們知道,削藩的利劍已懸于頭頂。
甚至有想和西涼合作的,西涼如今內亂在大孟的幫扶下才剛結束,額爾德克成為新的西涼王,和大孟簽訂的盟約已經正式生效,二十年無兵,額爾德克殺了才會在這個時候插手大孟的事,如今的西涼經不起戰事,于是把那些寫給他的信全部給了姜珩,賣他個好,也讓哈薩克在大孟過的好一點。
姜珩拿到信都氣笑了,大孟怎么他了,一個個的都和外敵勾結,這些藩王倒是給自己把削藩的借口找好了,,上朝時拿著信,似笑非笑的看著群臣“前兩日西涼王額爾德克來信,藩王欲與西涼勾結”姜珩笑了一下,輕輕吐露二字“造反”聽到造反,那些人只覺的完了,恨鐵不成鋼,做事不做干凈,這下好了,讓皇上找到正當理由了。
“朕昨晚夢見太祖告訴朕,藩王要造反,要朕削藩,你們說朕該不該聽太祖的”看見他們臉色難看,姜珩更開心了“削藩乃國之大計,太祖顯靈,豈能不從?";有人開口后,群臣也紛紛表態,中立的人看削藩已經勢在必行了,便不再猶豫,紛紛稱削藩乃是維護社稷的必要之舉。
“有沒有藩王識時務啊”姜珩看向反對的大臣們“若能主動上書請求削減封地,和西涼勾結,意圖造反的事朕可以當做沒發生。”朝堂鴉雀無聲,姜珩只是嚇嚇他們而已,畢竟他們還沒把消息傳出去呢,藩王哪能知道自己今日說了什么,起身準備退朝,突然轉過頭來,陰森森的看著那些人“記得告訴他們,朕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