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強大的生物
我的思緒開始雜亂起來,可又不知道怎么去找秦玉林問個清楚,無奈之下,我只能給肖海打去電話,讓他幫我約劉祈見面。
之后我讓莊湘開車把我送回了家,打開電腦開始研究楊教授給我的筆記本。
楊教授說筆記本里,是朱老師偷偷記錄的人員名單,我開電腦是為了調查那些人的下落,但很快就發現沒有這個必要,因為這里面的人我幾乎全都認識。
名單總計43人,除去已經離世的,還剩下19人。
在這19人中,有11人已經成了各個科研領域的大咖,憑我的身份肯定接觸不到,最后的8人也都是各大名校的講師,甚至我還蹭過其中幾人的公開課。
我再次感到強烈的震驚。
四十年前那場神秘的會議,所有參與者都在后來做出了極大的成就,這種情況簡直可以用“離譜”來形容!
我不知道是他們在那場會議中學到了什么,還是他們在當時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所以才獲得參加會議的資格。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說明這場會議的規格之高,絕對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我看著那些名字后面的簡要信息,43人各自所屬的領域,幾乎涵蓋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學科。
那些納斯卡線條般的圖畫在我腦子里一閃而過,我隱約感覺抓到了什么靈感,可仔細去想的時候就是一片空白了。
“四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么……”
我看著名單呢喃自語,慢慢將目光鎖定在一個名字上面——沈衛平,男,27歲,夏威夷大學生物工程學博士。
1984年的博士生,含金量是我們的現在難以想象的,而且國內的生物工程學,大概在千禧年前后才正式出現,在1984年甚至連這個名稱都很少見。
由此可以推斷,沈衛平在當時是絕對的稀缺人才,哪怕在當時那一眾大咖的面前,也會有一定的話語權。
但我選擇他的原因卻不是這個,而是因為他如今是江南理工大學的生物工程學教授,并且那里也是秦玉林工作的大學。
我不清楚秦玉林是否知道他距離答案如此之近,但拜訪沈衛平是目前對我來說最具效率的途徑。
于是我先托人查了一下江南理工大學的課程安排,確定沈衛平在學校之后,立刻馬不停蹄的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