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前往京城
而前些日子四老爺跟她說大哥想和白家結親,她便想著打探打探,結果發現之前和自己女兒有過節的白昭昭就在白家,根本沒回河西村去,原本沒被她放在心上的小村姑竟然被過繼到了嫡支!
如此看來,白家這么重視白昭昭,那么想和白家結親估計是不成了,緊接著她的娘家過來送年禮,言談間透露出想要親上加親的意圖!
她想著上次女兒在賞荷宴上丟了臉,估計在臨陽找不到什么好的親事,嫁回顧家也算不錯,至少不會受委屈,還會被當做大爺一樣地供著,也沒準顧碩爭爭氣再考個進士呢!
結果現在才發現那顧碩竟然是個蠢的,算計別人之前也不打聽打聽人家的實力,又魯莽又自大,這樣的人怎么能嫁?
這時的她全然忘記了自己女兒的德行。
唉,張四夫人嘆口氣,想著還是回絕了娘家大嫂的提議吧!
這時,張四老爺一臉振奮地回來了,眉飛色舞地講了張家要同白記合作打開西北商路的事情,這樣以后張家就算是徹底走出臨陽郡了,在整個天元的各大商會上都能說得上話!
最重要的是他將要掌握這里面一半的權利,以后他在張家的地位也會上升不少,另外還說若是能將女兒嫁去白家四房就好了,因為等將來分家后,他這一房就是商戶了,跟白家四房正相配。
張四夫人有些難受,怎么又是白家?她都不敢跟老爺提起自家女兒又得罪白昭昭的事情,只能小心說道:“就算白家再厲害也是才剛剛起步,更何況那白家四房不過是白經歷的堂兄,老爺你可是大哥的親弟弟?。 ?br/>
張四老爺好笑的看著她:“夫人此言差矣,正是因為白家剛起步,他們必然會更團結,即便已經分家,三個嫡支也是相互守望的。
你不知道,很多年前,白家興旺的時候咱們張家還只是個小地主呢!更何況,大哥跟我說了,下個月他就要調任到京城去了,白經歷會接替他的位置,到時候他可就是白同知了!”
“什么?!”張四夫人大驚,這六品和五品可是個大門檻??!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跨越過去的,沒有實實在在的政績,很多官員能在六品上混一輩子!
張四老爺道:“別這么大驚小怪的,白經歷也算是厚積薄發,政績一向不錯,也沒有拉幫結派,如今又幫知府大人辦了大案子,再加上白記帶來的聲望,那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張四夫人不語,看來她該好好管教一下女兒,不要再去招惹白家了。
三日之后,白昭昭那首青玉案的詞作傳遍了臨陽郡的大街小巷,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又聽說徐凌將這首詞掛在自己的書房整整三天沒有出門。
白霖因此名聲大噪,自己考個解元就算了,還教出了個好妹妹!而白昭昭則是被譽為“臨陽才女”。
齊掌柜將這首詞拓印出來掛在茶樓最顯眼的位置,作為茶樓的招牌,從此,客人絡繹不絕,尤其是學子們。
其實理論上來說,齊掌柜和任三爺用珍貴的彩頭換了這首詞,是可以將原作掛上的,但是任三爺不知怎么想的,他用一千兩銀子獲得了這首詞的原作,然后送去給了鐘景風。
鐘景風收到后瞬間明白了任三爺的意思,這是在向他示好,果然用暗衛來整頓灰色的商戶們是最有效的手段,光靠他大哥在明面上幫助父親是不夠的。
只不過這任三爺顯然是會錯了意,沒關系,誤會就誤會吧,至少他們能知道不要得罪白家,所以鐘景風直接給了任三爺一份普通的回禮,并說對他的禮物很滿意。
任三爺喜笑顏開,開始大力推廣起這首詞作,更是在好幾位府學的夫子面前嘚瑟了一番,還說讓他們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白霖的妹妹能夠力壓一眾才子。
難道他們教書育人一輩子還比不上白霖對妹妹的教導?氣的府學的學政大人臉都紅了,跑去鐘知府那里一通抱怨。
鐘知府能如何,只能好言相勸,人家白霖被歸元禪師譽為非池中物,那他的妹妹總不能差吧?
學政大人沒辦法,轉頭就在府學里布置了很多任務,鼓勵大家多作文章多寫策論,再不濟也要寫出一首好的詩詞來。
搞得府學的好幾個夫子都想找白霖聊聊人生了,可惜此時的白霖全家再加上白皓已經收拾好行囊出發前往京城了。
今年的春闈是在三月份舉行,白家特意提前兩月出發,主要是想先在京城置辦一處宅院,也算是有個落腳點。
白昭昭讓春雨把她在臨陽的產業好好梳理一番先交給四爺爺幫忙管著,又跑去兩個莊子那邊布置了一番,最后跟張若蘭辭別,開心地出發了。
白皓不喜歡做馬車,便騎著馬走在前面,還強行讓白霖陪著他,白霖想起自家老爹希望他學會打架這件事便同意了,君子六藝,騎射也是學過的。
如此,馬車里便是白昭昭與白世宏夫妻,白夫人看著白昭昭笑語盈盈,眼中的欣慰藏也藏不住。
白昭昭總覺得不太適應,這些日子以來白夫人對她好到令人發指,從衣服到吃食,樣樣安排周到,可以說,只要白昭昭在家吃飯,連筷子都會遞到她的手上!
偏偏白夫人又話少,有時候讓白昭昭不知道該聊點什么。
想了想白昭昭問道:“娘,雖然我已經幫您調理過身體了,但還是應該靜養,若是有什么不適您就趕緊跟我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