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看人臉色?不存在的
原著里面這不過是程嘉玉去賑災時的一個小插曲,講的是有個假和尚抓住了一位姑娘,程嘉玉為了救她便順著線索找到了寺廟,又發(fā)現了地宮,繳獲了兵器,順便俘獲美人的心,來了一場羞羞的露水情緣!
當然他最終查到和尚的背后是一個叫做圣光教的組織,目的自然是發(fā)展信徒造反,并且憑此事立了個不大不小的功勞。
如今白昭昭正好利用了這個機會,通過讓安王來這里許愿,暴露那群和尚,提前把圣光教滅了也好,省得禍害百姓。
只是沒想到安王連許愿的戲份都省了,不然她還要感嘆一聲佛祖的靈驗。
安王回京以后連夜去了皇宮。
御書房里。
永康帝滿臉驚奇地聽完安王的講述,只覺得這幾日他真是運氣連連!
隨后他嚴肅道:“這個圣光教朕知道,近年來在各地發(fā)展迅速,他們宣揚一些異端邪說,吸引了不少人加入,想借機造反,而且明明去年已經剿滅過了,蕭策說只剩下一些余孽在蟄伏,沒想到這么快又成了氣候。”
安王沉聲道:“皇兄,他們能囤積這么多糧食絕不是一日之功,想必是要卷土重來的,還是要剿滅干凈才是。”
“嗯。”永康帝對著門外喊道,“來人,叫錦衣衛(wèi)指揮使蕭策來見朕。”
“是。”
接著永康帝又問安王:“五弟,既然糧食是你發(fā)現的,那你覺得派誰去賑災比較好?”
安王不客氣道:“臣弟覺得戶部侍郎紀大人最合適。”
“哦?”永康帝微怔,這個紀大人是三年前的狀元郎,目前沒有投靠任何黨派,算是中立,實際上是他剛剛上任戶部侍郎,之前都沒什么實權,自然也就沒什么人拉攏。
安王沒有選自己的人自然是為了避嫌,而這個人選也確實很合適,既可以鍛煉紀大人的能力,又給了他出頭的機會,畢竟是曾經的狀元,不缺才華,只缺實干,他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好!”于是永康帝大筆一揮,讓人擬旨去了。
這天早朝,紀元達接旨后,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驚奇了,竊竊私語,賑災?賑什么災?哪里有災?
隨后永康帝讓人念了一份密報,上面是王瑾年傳來的信息:
渝州守備楊越目無法紀,架空胡知府,隱瞞旱情不報,錦衣衛(wèi)劉湛與其勾結,欺君罔上,罪大惡極,兩人已經被錦衣衛(wèi)鎮(zhèn)撫司賀安玉拿下,不日將送回京城受審。
另外,胡知府已經開了官倉,賑濟百姓,艱難維持,渝州的人口仍在流失。今年播種的糧種價格居高不下,希望朝廷能夠籌集糧食,救濟百姓。
這份密報一念完,文武百官臉色不一,有震驚的,有憤怒的,還有看著安王陷入沉思的。
秦閣老面無表情,不知在想什么。
此時一個年輕的官員不禁遍體生寒,之前那顏學子分明是被王府趕了出來,怎么短短半月安王就破局了?這臟水還沒來得及潑呢!
完了,他的仕途到頭了!這件事的替罪羊必然是他,也只能是他,因為所有的事情都經過了他的手!
想到這里他的眼神充滿了絕望!
果然,當天晚上,他就被錦衣衛(wèi)抓走了,還沒逼供便直接服毒自盡,死在了牢里。
皇帝知道這是個替罪羊,對秦閣老也心存疑慮,于是又下令讓錦衣衛(wèi)排查到底是誰攔截了渝州來的消息。
僅僅三日,錦衣衛(wèi)指揮使蕭策便抓了十幾個大小官員,死的死傷的傷,即便是無辜之人被放出來也脫了一層皮。
一時間,朝堂上人人自危,
就在御史們開始彈劾蕭策的時候,蕭策卻干脆利落地領了罰,又馬不停蹄地將整個錦衣衛(wèi)從上到下都排查了一遍。
還真查到了幾個陽奉陰違的小丑,直接將他們凌遲示眾!
搞得所有在京城的錦衣衛(wèi)膽戰(zhàn)心驚,尤其有官職的那些,恨不得趕緊外放了才好。
如此雷厲風行的手段同樣讓大小官員們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