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教授妙手回春,喬治敦煥發新生(5k
別說高校,就連后世一直到2020年,你在公開場合能找到的《mit輻射實驗室系列》都是閹割版。
理論上的東西基本上都有,最多就是像《微波磁控管》這一卷會少一些內容。
但應用上的內容那被閹割的就厲害了。
很多二戰時候阿美莉卡在雷達上的核心應用都被閹割掉了。
只有極少的機構能夠擁有完整版。
其中之一就是ibm。
雖然ibm在二戰期間主要專注于打孔卡機器和早期計算設備,但ibm工程師與mit輻射實驗室有大量技術交流,尤其是在電子信號處理和計算支持方面。
戰后,ibm迅速進入電子計算機領域,吸收了雷達技術中的許多成果,像高速電路設計就是從其中吸取的。
林燃甚至知道這套藏書就放在ibm的老巢,紐約的約克鎮高地。
雖然它名字里有mit,但完整版連mit都沒有。
這套藏書的完整版只在林肯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阿美莉卡國家標準局、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ibm手里有。
其中林燃最容易拿到的自然是ibm。
要鼓吹人工智能是一方面,從ibm手里把完整版的《mit輻射實驗室系列》拿到手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這套叢書能夠傳回華國,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能節約大量時間。
這套四十年代的叢書,別說1963年,哪怕六十年后也有其獨特的價值。
對于一個正在發展雷達、導彈制導和通信技術的國家,這套書提供了系統化的理論框架、設計方法和工程實踐,能顯著降低試錯成本。
“教授,這恐怕不是你該知道的事情吧?”沃森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