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現在保媒也不晚!小婿見過岳父泰山! 蔡邕蔡琰:???
眾人都用一種看老糊涂的眼神看著黃琬。
那可是河東衛家,雖說自降身份跑去經商后成了世家之恥,但人家經商成了大漢四大商賈之一,這代表財力,財力也可代表力量。
而且河東郡靠近北方,是出了名的養馬地,衛家有這方面渠道,很受天下諸侯歡迎。
蔡琰和能和衛家聯姻,道一聲門當戶對必然沒問題。
你現在居然亂說話,也不怕得罪衛家?
蔡邕可能不會生氣,畢竟一直有消息說他和衛家間有了齷齪。
包括王允在內,很多人都不明白黃琬為什么忽然鬧出這一出,總不能做了張幕吹,連腦子都不要了吧?
不過和其他人不同,荀攸和華歆卻是對視一樣,彼此看到了聰明人才懂的目光。
黃琬傻?
怎么可能!
他這話,完全是故意說給蔡邕聽。
只有頂級世家出身,或者身處高位之人才知道一件隱秘。
黃琬,字子琰,荊州江夏郡人,少年時喪父,自幼聰慧善辯,其祖父黃瓊擔任過王允現在的司徒,由于出身好,是三公子孫,便被任命為童子郎,但黃琬托病不到任。
當時司空盛允身患疾病,黃瓊讓黃琬前往問候,正好江夏郡上奏當地蠻人反叛的副本送達司空府,盛允因此隨便逗弄黃琬說:“江夏這個地方,蠻人太多而士人太少了。”
盛允本意只是逗一逗黃琬,結果黃琬卻很認真回道:“蠻夷擾亂華夏,責任都在司空身上。”
這是是一個真正很剛之人。
再后來黃琬被升遷為五官中郎將,受到光祿勛陳蕃的敬待,負責舉薦三府的郎。
這項工作應該是以當事人成績、任期,并且才德優異為選舉茂才的四科,但當時大漢亂象以身,權貴大多因人情而被舉薦為郎,而貧困守節的人卻被遺棄,寒門找出路愈發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