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小巫見大巫,二張相坑?
張昭字子布,是徐州彭城人,但因為其不答應徐州刺史陶謙的征辟,此時應當被監禁在東海郡的一處獨立院落中。
“看來,子瑜也聽說了子布的遭遇。?張纮略帶詫異的看了張幕一眼。
陶謙這個人愛好名聲和面子,征辟張昭并非單純仰慕其文采,更多想要證明自己有德行,有名望。
畢竟張昭曾被地方官府舉薦為孝廉,但卻推辭沒有接受,若是反過來愿意輔助他陶謙,還不夠證明他賢明有德望,是個明主或者名士嗎?
可陶謙如意算盤打的叮當響,卻沒想到張昭具有慧眼看出了他的算計,而其本身又性格剛烈,便直言拒絕。
這讓陶謙面上掛不住了,張昭的拒絕,不就是告訴別人他陶謙不行嗎?
于是張昭被監禁。
可事實上,張昭只是在等明主,并非看不起陶謙。
而這件事,陶謙是秘密進行,因為他還要面子,否則便是下獄而非監禁。
但張纮和張昭少年時便認識,被人成為徐州二張,閑暇時常會書信往來,因此從瑯琊人趙昱得知了張昭的情況。
“沒錯,吾知曉。”張幕輕輕點頭,解釋道:“子綱先生應當知道吾麾下景興先生,其和子布先生乃是一道聞名又互為友好,曾經告訴我這件事。”
張幕熟知歷史,知道張昭會被陶謙昭監,后經好友趙昱援救才被釋放。
他還知道張昭雖然被陶謙虧待過,但在后者病逝后,還是為其寫了悼文,可以說是以德報怨,品德高尚。
但張昭被陶謙監禁的具體時間和持續時間,在歷史上并沒有記載,顯然是被隱去了細節。
而他現在能準確知道張昭在東海,也確實是王朗告訴他的消息。
甚至王朗沒有應召陶謙而選擇南下揚州找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得知張昭這個好友被陶謙給監禁了,認為后者不是明主。
“原來是景興。”張昭恍然大悟,隨后解釋道:“前段時間,廣陵太守,趙昱趙明府寫信給陶使君為子布求情。”
“陶使君許是意識此事不妥,答應釋放子布,而老夫在得知子布被釋放后,刻意派人去請他來江都小主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