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袁紹圖謀,傳國玉璽風(fēng)云!
“傳國玉璽!”
但許攸這話一出,全場寂靜。
不管是自信自強的顏良文丑,還是剛而犯上田豐,又或者一心為公沮授,乃至重利忘義許攸等人。
傳國玉璽四個字似乎帶著某種魔力,讓眾人安靜下來。
誰讓這是傳國玉璽,是皇帝的印璽。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quán)天授、正統(tǒng)合法”之信物,乃是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藍田玉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tǒng)皇帝的證憑。
秦之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yīng),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xiàn)其“氣數(shù)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四世三公袁紹和袁術(shù)是什么心思,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對于漢室忠臣而言,袁紹便是國賊。
但愿意效忠他之人,心中也都有著做從龍之臣的心思。
傳國玉璽的意義,對于天下黎明和無數(shù)世家而言代表著正統(tǒng),若是能在一個合適時候下拿出來,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直多說靈帝劉宏事后傳國玉璽丟失,董卓發(fā)布的詔令全都沒有加蓋傳國玉璽印章,這也是當(dāng)年關(guān)東聯(lián)軍“清君側(cè),討不臣”的主要論點之一。
而現(xiàn)在,在孫堅賬中隱藏的細作傳來消息說孫堅得到傳國玉璽,隱瞞不報還準備南下長沙和江東。
袁紹不可能無動于衷。
“要不去信給張幕,令其攔截孫堅,并得到傳國玉璽?”田豐最先提出一個建議。
不少人點頭表示贊同。
如今張幕在揚州之地勢大,當(dāng)不愿意見到江東猛虎回去和自己爭奪地盤,而孫堅現(xiàn)在所在潁川很明顯也是張幕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