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今產量對比
不過,古代又沒有手表精準的計時器。是不是,時間流速有差異,一時沒法測定。
好在,有幫助說明,李蘅調閱之后,確定了自己的想法。確實是存在時間差,現實和空間的時間流速是1:20。也就是現實世界一天,空間世界20天。而且這個時間流速,還不會影響他這個管理者的壽命。在現實世界他的壽命不會變化,不會因為在空間世界度過的時間多,而快速變老!
真是,有一個強大的功能啊!
這樣的話,有一天他解鎖了進化Ⅳ型的作物,那么空間世界一畝地一年的產量,最高就能相當于現實中2600畝地一年的產量。真狠!太讓人驚喜了。
就算是現在,他空間中如果種植糧食的話,也能做的一畝相當于一百畝以上的效果。可以說他以后就不缺糧食,唯一麻煩的是,這么大量的糧食,以后怎么合理合情的拿到現實世界,還不讓人懷疑。
李蘅起身,繼續下地。體質改善之后,干活就不虛了,而且李蘅的莊稼把式干的有模有樣。讓李玉蓮和那些佃戶,看得嘖嘖稱奇。尤其那些佃戶,剛才還在心里嘲笑李蘅,現在收起了鄙夷的心,感覺這個少爺,還能干農活?不簡單!
干到中午,一群人坐著吃飯的時候,李蘅問姐姐李玉蓮:“姐,水稻種子準備好了嗎?”
李玉蓮道:“都準備好了,你問這些干嘛?”
李蘅道:“這些種子種下去,一畝地能產多少糧食?”
李玉蓮道:“咱們家的稻種很好,又都是良田,一畝地差不多能產200斤糧,好一些的能產糧接近250斤。”
(本文為了方便計算,將唐朝和現代的“斤”統一成相同的重量,產量都是這算成現代的“斤”計算的結果。)
“多少?”李蘅驚道,這和他想的出入好大啊,和史料記載也差了很多啊。準確說是低太多了,不由的不敢相信的問道:“姐,你沒糊弄我吧?怎么我聽說水稻畝產有超過300斤的。”
李玉蓮道:“你聽誰說的。前年馮家莊,有戶農家,一畝產了293斤糧,都被府里立為祥瑞之地,計入了縣志,府志,還免了賦稅。你說的是那種產量吧!那是很少見的。”
臥槽,固然史書有時候不能盡信,原來《縣志》記錄的產量都是那種“高產”的代表啊。
李蘅虛心的問道:“姐,水稻畝產的話良田,中田,劣田都能達到多少?”
李玉蓮道:“良田的話在180-240斤左右,多數在200斤上下;中田的話在120-180斤,多數在150斤上下;劣田的話在60-120斤,多數在80斤左右。”
李蘅問道:“那良田,中田,劣田的比例是多少?”
“什么是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