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買買買...
李蘅道:“第一件事,就是我想把李家村十里外的馬頭山買下來。”
武通只是微微驚訝:“整個馬頭山,那座荒山,要來何用?”以李蘅現在的財力,買幾座山頭,武通是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微微驚訝的,只不過是,那馬頭山是個荒山而已,感覺不值當。
李蘅笑道:“老師,您也知道,現在學生有錢了。這錢太多也愁,還是買地實在,能夠傳家。不過周圍村子能買的地也被學生買的差不多了。但是這還有上百萬的銀子不知去處,銀子這東西多了,放著也是無用。我就尋思置辦點產業。正好馬頭山,雖說荒了點,但是產不少草藥。家妹正好經營了藥材的營生,可以買來。以后在山里多撒些草藥種子,也能多采些藥材。總之,不虧的!”
武通笑道:“那就好,只要不虧,買就買了。反正你現在錢多,哈哈!”
武通吩咐差役把掌管田地買賣的官吏叫來,來了個類似現代的聯合辦公。然后占地8萬多畝的馬頭山,僅僅只用了半個時辰,就成了李蘅的了,手續齊全。而李蘅全程只需要陪著武通下著棋,簽幾個字。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處,那些官吏看李蘅和武通的親密關系哪敢怠慢。更何況武通親自交代,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如果正常情況,這樣大宗的土地交易,沒有個把月是完不成的。現在一群官吏,當著武通的面,辦事那是快如光速。不僅如此,價格還是按照最低價,8萬多畝的山林,68萬兩銀子就拿下了。剩下的就只是把相關檔案,送往岳州府存庫備案而已。
李蘅滿意的收起地契道:“另一件事,老師,學生想開一家牧場。您知道的為了保護貢品,學生現在建立了一只200的護院隊伍,這些護院也要配備馬匹。這些馬匹不是幾匹,而是幾十上百匹,僅僅建個馬廄什么的不行,需要一個馬場圈養。平時也要讓家丁們上馬訓練,地方總要大些。”
古代,戰馬屬于戰略物資,是被管制的。普通的運輸馬,買賣限制小些。大宗的馬匹買賣,還有戰馬品種的馬匹買賣是受到官府嚴格控制的。古騎兵在古代,相當于現代的裝甲力量,能夠以一當十。歷來草原力量,僅僅憑借幾萬十幾萬鐵騎,就能攻擊中原,讓中原王朝視為大患的原因就在這。
騎兵機動性強,來去如風;攻擊力高,騎兵對步兵,步兵沒有十倍于對方的力量,簡直就是被屠殺。所以歷朝歷代,都渴望建立強大的騎兵部隊。同時對民間的戰馬控制也很嚴格,嚴防民間出現大量的又不可控的騎兵力量。
戰馬這東西,要是有錢有關系,買一兩匹玩玩,也不算困難。但是一旦上了三以上,買賣就需要嚴格審批,上十匹以上,就需要被監控,說明戰馬來源,用途,做好人員報備等等。同時蓄養戰馬,開設牧馬的牧場,也需要官府的嚴格審查和同意。
李蘅現在需要大量的馬匹,包括成千上百的戰馬。雖然空間之中已經有足夠的馬匹,但是他不敢拿出來。弄一兩匹自己騎騎沒事,但是成建制的馬匹,說明不了來源用途的話。沒幾天朝廷大軍估計就把李家莊子包圍了,輕則交出所有馬匹,再罰沒大筆錢財;重了都能給你按個蓄意謀反的罪名。
所以,李蘅需要自己開個牧場。一是裝備自己的家丁對方,二可以合法擁有更大數量的戰馬,三也是時候開展畜牧業了。否則,空間升級后的,牧場資源豈不是浪費。
戰馬可是緊俏產品,在古代,尤其中原地區是長期缺乏優質的戰馬資源的。否則以中原的富有,怎么會建立不起一只能夠對抗草原的大規模騎兵。不是缺人,也不是缺錢,而是缺馬。北方天然草場,一直是被游牧民族控制,中原地區適合養馬,尤其是適合養戰馬的地方不多。
只要能養出戰馬,就不愁銷路,高價賣給軍隊,絕對是一個暴利行業。
現在李蘅就是以貢品為由,想要獲得進入這個行業的資格。
這件事,對于武通來說不難辦,也不犯忌。畢竟理由是現成的正當的。李蘅能夠蓄養200武裝家丁,其實就是兵丁,也是欽差大臣允許的。基本上申請擁有大量的戰馬,建立馬場牧場,難度不大。
武通問道:“承平,你有合適養馬的地方。養馬可不是鬧著玩的,賺錢很多,但是投入也很大,你要仔細著。申請馬匹馬場,為師給你辦,不是什么難事。但是你自己可別賠了。”
李蘅笑道:“老師,盡管放心。我要辦牧場,最主要的還是給家丁們配備戰馬。但是馬場僅僅是這個作用,也太浪費,順便養些馬匹,也多個收入。否則,就是這些家丁的馬匹也需要一個馬場。這個牧場怎么說都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