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南岳云霧
清刻本《南岳古九仙觀九仙傳》之《雨前岳茗》也有記載:“壽岳之茗,祝融稱善;云霧作幕,煙霞為幔;得靈氣之氤氳,借至人之手段;澄心不待七碗,戰(zhàn)退睡魔百萬。”
古今名人頌「南岳云霧」高山茶的詩有數(shù)十首。主要產(chǎn)區(qū)集中在毗盧洞、煙霞峰、華蓋峰,海拔800~900米,這里栽種著1500畝茶樹。
其中以毗盧洞廣濟寺周圍種植的毗陵茶最有名。種植的「南岳云霧」最為極品,品質(zhì)最好。李蘅就是想要拿下這塊地。如果可能的話,將周圍1500畝的都拿下更好。
等人都退下了,李玉蓮不明白的問道:“弟弟,你為何對這兩處地這么上心?”
李蘅笑道:“姐,你不明白,這兩處可是兩處風水寶地。大唐天下兩處獨一無二的沃土。如果能拿下這兩處,只要后世子孫,不混賬。即便是其他產(chǎn)業(yè)都沒了,也足夠他們千年昌盛。保我李家百世不衰。”
李玉蓮驚訝道:“真的!”
“真的!”李蘅道:“姐,你有所不知,這兩處寶地。非常適合種植茶葉。種植出的茶葉品質(zhì)極高!現(xiàn)在人們還沒有認識到此兩處茶葉之妙。主要是還沒人發(fā)明適合這兩地茶葉的特殊的制茶方法,不能將這兩地茶葉的奧妙激發(fā)出來。一旦制成好茶,這兩種茶葉,是都能成為貢茶的極品茶葉。而我掌握了這兩種制茶工藝。只要拿下這兩地,廣種茶葉,以后我李家就財源不斷。”
李玉蓮雖然所知不多,但也知道茶葉是掙錢的好東西。茶葉,在大唐時期,尤其南方已經(jīng)漸漸普及民間,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品。開門七件事:油、鹽、醬、醋、柴、米、茶。茶是其一,需求廣泛。更可況從漢朝開始,絲綢之路,就源源不斷的將茶運往西域熱銷,帶來的暴利讓商人瘋狂。
到了隋唐,絲綢之路貿(mào)易的主體就是三樣東西:絲綢,瓷器,和茶葉。大唐商人帶著這三樣東西,不遠萬里前往西域,換回源源不斷的黃金珠寶白銀。
自唐宋開始,好茶,名茶就不愁買不上好價錢。據(jù)傳上等的名茶好茶,帶到西域之后,都是以黃金交易。天平兩端,一邊茶葉,一邊黃金。等量的黃金換等量的好茶,可謂暴利!
如果真如李蘅所說,李家得到兩處貢品級的好茶產(chǎn)地,那地里種出來的就不是樹葉,而是金葉子銀葉子。難怪弟弟會說,這兩塊地都是可以傳家的寶地。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李蘅笑道:“姐姐,我所傳,不論是西瓜,還是平菇,都是因為種植秘法而壟斷生意。但是這兩樣東西都是暴利,就會促使人們不斷的去研究如何種植他們。終有一天,會被人研究出種植的方法。到那時,即便我李家種植的品質(zhì)更高,也終不保險。
而這兩地的茶葉,卻是因地而宜。出了這兩片地域,則茶品就差了一籌不止。所以只要地在我手,就永遠不用擔心被人超越。所以現(xiàn)在咱李家有錢了,就要不惜代價拿下這兩處地,以為后世子孫傳家。”
李玉蓮點頭,深以為然:“弟弟,說的不錯。這兩塊地說什么也要拿下。”
李蘅所說一點都不夸張。南岳云霧茶之所以有名,尤其是廣濟寺一帶云霧茶。品質(zhì)最佳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里一年中只有六十天左右有的時間是晴朗的,其他的日子都是陰云蔽天,白霧彌漫。一年的降雨量達二千余毫米。加上這里土壤肥沃,風力又小,因此極有利于茶葉的生長。
出了這塊地,即便是同樣的茶種,種出來的也會差了很多。
如果他不趁現(xiàn)在,廣濟寺還沒建的時候拿下這毗盧洞產(chǎn)區(qū),以后就再也沒機會。古代,佛家可是極難惹的一股龐大勢力。想一想水滸傳中,魯智深殺人之后,一剃度,官府就不追究了。你就知道這一派的勢力之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