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為墨子正名
眾女的表現,引起其他人都好奇注意。柳如焰、白鏡心等人也紛紛上前,一個個或呆若木雞,或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讓更多人好奇,上前觀看,然后一聲聲驚呼?!霸趺纯赡??”的呼喊,不斷爆發出來。引得更多人耐不住好奇,上前觀看。
這讓趙公子和那群書生們,心中越來越不安。
終于有書生,忍不住也上前觀看,然后整個人都如同被定住了一般。
后面人問道:“王兄,你看到什么?快說??!”
那人大叫一聲:“不可能!不可能!李蘅你,你,定是施了妖法?”
李蘅冷笑道:“妖法?子不語亂力怪神。你自稱圣人子弟,連這個教誨都不知道嗎?還是你質疑圣人所言,認為這世界有妖,有神?”
“不,我沒有質疑圣人言?!?br/>
“那就好!”
那人失魂落魄道:“但是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李蘅道:“怎么不可能?這不是你親眼所見嗎?為什么不可能?”
兩人的對話,讓后面的書生們紛紛心如抓撓,紛紛也不在矜持,圍上前來,望向鏡子之中。然后一個個,仿佛被鏡子抽了魂魄一般,失魂落魄的自語:“不可能,不可能!怎么會是這樣。”
那銅鏡中的燭光影子,赫然是倒立的!
此時全場鴉雀無聲,每個人看向李蘅的眼光,都是充滿不可思議,甚至有一絲敬畏。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現代物理學實驗-小孔成像,讓古人都驚呆了。這個實驗證明了光線是直線傳播的。現代物理學的小孔成像實驗,是1666年牛頓.艾薩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總壓不住棺材板的那位大科學做的光學實驗。
但是實際上,我國有一位人物,早在戰國時期,早于牛頓兩千年,就做了這個實驗,并總結了相應的結果。這就是著名的古代大發明家墨翟,也就是墨子。墨家《墨經》的《經下》篇中就記錄了相關的信息。可是,后世因為焚書坑儒,再加上獨尊儒術的打壓,書生們一門心思的研究儒術顯學,致使這些偉大的著作,塵封歷史之中,無人關注。
李蘅道:“現在,你們還有什么話說?”
一時間,這些書生啞口無言。李蘅又道:“我再問你們,這鏡中看到的影子,和燭光一般大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