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迎親
即便,李家的聘禮減了十分之一,但是依然是豪的讓人稱道。這古陽縣誰家娶親,用這么多聘禮?就是那些有名的大戶,娶正室,這聘禮都沒有這份豪華。納妾的就更沒這份殊榮。
多數納妾的,就是選個日子,把人抬進門就完事了。能擺幾桌宴席,請些親友,就是個體面了。
這聽聞,李蘅家不但下了大聘禮,還準備四抬轎子,光明正大的把人抬進門,還要設宴請客。讓村里人都驚訝了,但是這請柬都已經送到他們手中了,錯不了了。
這么看,杜二娘除了進門的四抬轎子,比不上正室的八抬大轎。其他的和正室相差也不多了。
村里人都議論,這杜二娘是個得寵的,以后嫁到李家那是地位不小,肯定是享福了。
李四聽到議論,也覺得非常得意,覺得是自己把杜二娘嫁了好人家。一點沒有買嫂子的羞愧!四千兩銀子,他可是分了一千兩,和他新娶的媳婦,高興的一晚沒睡著,折騰了一晚。
后天一早,杜二娘在自家打扮。按說這種日子,李大柱家的是娘家,要來人幫忙。結果就杜二娘婆婆范氏,李家小姑來了。
當然,李蘅也沒指望他們,李家的家仆,一早就把杜二娘那原來的小院布置的一新。十幾個侍女,幫著杜二娘梳洗打扮。
一身艷紅色的嫁衣,襯托的杜二娘美艷無比。
按照大唐律例,非正室嫁娶,嫁衣不能是正紅色。大家約定俗成,納妾是穿偏紅。李蘅雖然不能違法,但是也不想讓杜二娘以妾的打扮過門,于是乎,就在空間中,做了一身艷紅色嫁衣。
這種鮮艷如血,卻又顯得明亮通透的紅色,是大唐時期染不出來的顏色。可以說,獨一無二了。這樣一來,杜二娘的嫁衣堪比正室,但是任何人又挑不出毛病。因為律法只規定了,納妾不能穿正紅,也就深紅色。但是沒規定必須穿偏紅。理論上李蘅做的沒錯,但顯然是鉆了法律空子。
對于李蘅的心思,杜二娘心中只剩下感動,覺得自己這一生,能嫁這樣一個好人,值了!
大唐律法同樣規定,納妾不能戴金配玉。
這也難不倒李蘅,不戴黃金,我戴彩金、鉑金行吧?你們要是能分析出來,彩金中含金量75%,老子就服你們。不讓佩玉,嘿嘿,我配寶石!
總之,他盡可能的不委屈杜二娘。
這一身玫瑰金的首飾,在古代還要比黃金漂亮幾分,紅寶石的戒指,耀眼無比!
杜二娘往那一站,貴氣逼人,這你說是妾,誰他么信啊!分明就是正妻!
看著鏡子的自己,杜二娘忍不住眼角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