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看熱鬧沒看成
根據歷史記載,漢朝時,螃蟹是一種貢品級的美食。因為運輸的原因,漢朝的皇帝想吃到螃蟹確實不容易。
這個問題一直到唐宋才解決,唐宋吃蟹之風盛行,北方人也開始大量的吃螃蟹,以至于遠在西安的李白等一大堆詩人,都爭相贊嘆螃蟹的美味。
但是有一點,根據記載,陽澄湖大閘蟹是明清時期才開始真正的盛名遠播。
雖然有記載稱,陽澄湖大閘蟹在唐朝時是貢品,但是似乎,這一時期,丹陽的花津蟹,白洋淀的勝芳蟹更受歡迎。
說了這么多,陽澄湖大閘蟹和太湖大閘蟹有什么關系呢?
太湖在蘇州西邊,陽澄湖在蘇州的東北,兩者都在蘇州。從地圖上看,二十一世紀,太湖和陽澄湖之間,有著一系列的湖泊相連。大膽的假設一下,唐朝太湖的水位更好,面積更大,曾將湖岸推至西塘鎮。東山島和蘇州市區之間,有一半的地域是湖泊。
既然太湖這一時期水位高,那么同在蘇州地區的其他湖泊呢,比如陽澄湖。
兩者之間很可能有著一個狹長的水道相連。而兩者之間散落湖泊,很可能是后來水位降低之后,被分割分散的狹長水道殘留。
這一點,李蘅已經用無人機偵查證實。大唐貞觀年間,陽澄湖和太湖之間有水道相連。水道最寬的地方有八里,最窄的地方僅有80多米。
這就難怪,后世,兩個湖泊的水產品種幾乎一樣。原來以前曾經手拉手過!
也就是說,大唐時期的太湖大閘蟹和陽澄湖大閘蟹,是一個品種,一樣的品質。
對于一個有執念的天朝吃貨,李蘅對大閘蟹還是很向往的。前世穿越之前,陽澄湖大閘蟹那是什么價格。大個的螃蟹,一只都是上百,幾百。二兩的小家伙都要三十塊一只,著實吃不起。
但是穿越后,咱有錢了!
一個字,吃!
據說古代記載中,古時候螃蟹可比現在大多了,一斤重的都有。古代一斤可是十六兩,雖然古代一兩也比現在輕,只有三十幾克,但是也說明螃蟹達到600克以上了,可比現在8兩都很難得的陽澄湖大閘蟹,要厲害多了。
(此處的斤兩,只做一時的說明使用。為了方便閱讀,此平行大唐世界的斤兩和現代設定為一樣。)
前世里一只八兩的陽澄湖大閘蟹高達幾百上千元,李蘅只能看看。
現在,8兩的滾一邊,咱只吃一斤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