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驚人的推測
執失思力道:“公子,何出剛才之言。”
李蘅回道:“我認為你,一年后就會成為大唐之臣。”
這一句話,讓周圍突厥人紛紛大駭,齊齊抽刀。剛才搶奪房牌的突厥人扎力,更是嘰里咕嚕的不知在和執失思力說些什么。
李蘅面不改色,但是心中卻是翻江倒海。也許他知道了一件了不得的事。如果是他猜測的那樣的話。
根據歷史,貞觀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明年,東突厥被唐軍擊敗,連頡利可汗都被俘。其后眼前這位頡利的大將執失思力就降了大唐,并且護送被掠往突厥的前隋皇后進入長安,被唐王李世民封為左領軍將軍。
說實話,東突厥滅亡之快,簡直是出人意料。
貞觀元年(公元626年),還率兵南下逼得李世民在長安城渭水便橋邊,斬白馬,屈辱的簽下渭水之盟的東突厥。僅僅三年時間,就快速衰落,被大唐所滅,連頡利都被俘送入長安。
而當時,東突厥占領著東起黑龍江,西至天山的整個北方地區。雖然頡利被俘,但是突厥實力還在,大唐就是跑馬圈地,也沒這么快占了東突厥。就在這時,這個執失思力出人意料的率領頡利余下的勢力降唐了。并幫助李世民四處詔安突厥各部,平定薛延陀等部,后又為李唐四處征戰。可謂是大唐功勛卓著的武將。
僅僅降唐之后,就能成為大唐第一個下嫁公主的異族人,可見他的功勞絕不簡單。要知道突利勢力比他大,更早降了唐,都沒這殊榮。
那么他到底干了什么大功勞,能讓李世民將自己妹妹九江公主嫁給他?
有意思的是,貞觀元年(公元626年),頡利南下時,就是這位執失思力做的先鋒大將,又是他幫助頡利去刺探唐朝虛實,被李世民扣押,直到渭水之盟簽訂,才放他回突厥。而又是什么情況?造成了頡利誤判大唐當時的情況,認為長安空虛的大唐,非常強大而不敢動兵?
此后,唐朝就好像知道了東突厥的虛實一般,不斷挑撥其內部叛亂,強大的東突厥三年而亡。
李蘅不由的有一種大膽的假設,如果這個執失思力早就降了大唐,比如在公元626年,甚至更早,他就暗中投靠了唐王李世民。
假設,被關押的執失思力,還能秘密的“拼死”送出一份大唐的“真實”情報給頡利。而“真實”的情報告訴頡利,其實大唐很強大,一直在示敵以弱,已經聚集了重兵在故意誘敵深入,準備圍奸突厥。如此云云,你說頡利會不會相信呢?
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為什么當時全面占據優勢的頡利,會和七騎而來的李世民簽訂渭水盟約了。
而后,大唐這邊一直根據執失思力精準的情報,不斷離間突厥內部各部落的關系,致使薛延陀,回紇相繼叛亂。此后的一切,就順利多了。
如此大功勞,才能讓李世民,以大唐公主下嫁為褒獎。否則僅憑他當時剛降唐,明面上的那點功勞,還遠不足以讓李世民當他的大舅哥。要是這點功勞,都能讓大唐公主下嫁,那大唐就是有上千位公主也不夠以后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