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你媽知道,每射必中!
作為現代理工男,李蘅自然不會拼經驗,他會心中估算大致的彈道。
不過他也只能控制這些。影響弓箭射擊精度的原因,還有許多不受他控制。
比如,箭只的重量,這重量份兩種,箭頭的重量,箭只的總重量。古代鑄造技術粗糙,箭頭的重量,互相之間能差幾克。
不要小看這幾克的差距。現代子彈對彈頭的重量誤差都是控制在克之下。這種重量的誤差,在射擊速度越快,射擊距離越遠時,就會造成越大的射擊誤差。
同樣,古代箭只的箭身,是木桿的。不同品種的木頭,密度不一樣,重量就差別很大。
古代有天賦的射手,都是憑著直覺,拿到箭只的時候,就能感覺到重量的差異,從而調整射擊角度。
此外,拉力大小,對射擊也有影響,不同的弓箭,制作的材質木料都會有區別,所以拉滿之后的拉力都有差異。好的射手都不用別人的弓,就是因為不熟悉對方的弓,很難精準的掌握拉力的大小。
這些問題,近距離事問題不大,距離越遠,就越突出。到了百步的距離,哪怕箭頭重上一點,都會射不準。所以呂布轅門射戟,才能把劉備關羽等人震懾住。否則以關二爺的桀驁不馴,能服呂布?
歷朝歷代對秦弩倍加推崇的原因,也在于此。秦人在武器裝備制造上的工業標準讓人驚嘆,他們的弩箭箭頭的重量精準到0.1克的誤差,箭頭的弧度大小都幾乎一致,整只弩箭的重量也都能控制在一兩克的誤差之內。所以才能射擊精準,震懾諸國。
西突厥的工業可沒這實力,準確說他們沒有工業。弓和箭的制作,全憑各家各戶自己制作,最多有個小作坊。這制造出的箭只,一個字就是沒標準,非常的隨意有個性。有的箭只之間,重量能差幾十克。
所以,射的準不準,全憑長期射箭積累的經驗,至于能不能成為神射手,那就是天賦了。
李蘅的騎兵,他自信能吊打十倍之敵的原因就在這。除了連射的速度快之外,就是精準。他的連弩弩箭,都是工業機器生產,整個箭只的精度能精確到0.1克。再精確不是做不到,就是精確到克都不是問題,但是對于弩箭這種冷兵器就已經沒必要了。
所以李蘅的軍隊,只需要用瞄準器瞄準放箭,只要手不抖,25米內必中。50米以上?現代槍支,50米以上的設計都還要長久練習呢。這種距離的射擊,就連呼吸都會影響精度。100米以上,就基本不能靠肉眼看了,要用瞄準鏡。
李蘅嘗試著射箭,雖然計算了彈道,不過還是射偏了,沒上靶。
“哈哈哈......”可露露一陣嬌笑,沒想到還有這人不會的東西。真是有趣啊!
李蘅也是哈哈大笑,射箭就是圖個樂趣,玩起來蠻開心的。
隨后,李蘅一連射了二十多只箭,只有一半上靶,戰績慘不忍睹。
“看我的!”可露露彎弓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