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沒那么簡單
“地勢偏嶇的山尖子村……300畝姜母+200畝軟莢菜豆種植計劃;”
“同樣位于山區的層山村……500畝蒼山大姜+200畝瓜蔞種植計劃;”
“沒有多少土地可供耕種的小嶺村……2萬只特種817肉雞飼養項目+50畝北沙參+50畝山地全蝎養殖項目?”
“地勢較為平坦的山亭鎮……喜相逢罐頭廠建立分廠,投入1條小型雞肉土豆罐頭生產線+1條小型白蕓豆泥罐頭生產線?”
“同樣是地勢較為平坦的下村……沒有投入任何種植項目,而是投了一家僅有200人用工規模的中型醬料廠?”
………………
白蒙蒙一邊對照著統計上來的數據,一邊在各縣的詳細地圖上用筆仔細地標注著各個項目的所在地和項目名稱,然后托著腮幫子認真思考著。
自家師父說了,像這些具有幫扶性質的項目,其實加起來就是八個字……“因地制宜”+“統籌規劃”。
而與她以前接觸到的口號不同,自家師父教授自己的無疑要更具體一些,
比如說不能光考慮這些村莊的地理優勢,也需要考慮村民情緒的影響……所以就有了后峪莊的白茄種植項目;
比如說既然交通不便,地理位置也差,那就需要用盡可能的用高價值產品來覆蓋這些不利……所以就有了那些藥材種植項目和飼養項目;
又比如說本身區位沒有任何種植優勢,那就不能僅僅局限于產品本身,而是將他們其余的軟性優勢發揮出來……所以就有了那家醬料廠;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情緒消極,還需要兼顧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所以就有了那些根據種植時間差配套著的項目。
但很顯然,自家師父總結的“時間+空間”、“長期+短期”、“先天+后天”這三大要點,肯定沒有自己以為的那么簡單;
這還只是“因地制宜”這一塊,關于“統籌規劃”這一塊,就更復雜了……她目前僅僅能通過建設在那些鎮上的加工廠來看出自家師父的一小部分意圖。
說實話,讓一個剛剛畢業的小姑娘去獨自琢磨這些事,其實是有些超綱的。
但白蒙蒙對于楊默的這種教學方法,卻沒有多少怨言。
自家師父一直都在強調,知識這種東西靠硬灌是沒用的,得自己一步步把其中的底層邏輯跑通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