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先人一步(2)
1987年4月~1991年1月,新達材料公司總經理莊某,以扶持小微三產項目,解決職工家屬就業問題為由,先后以內部貸款扶持的形式,孵化了57家民營/公私合營性質的小微企業,而這些小微企業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先后成立了超過247家包括大量皮包公司在內的下游關聯企業,虛構了一張相對完整的業務網絡;
1987年7月起,莊某指揮其下屬以投資和扶持的名義,為這57家小微企業注入資金,依托其虛構的業務網絡購買新達材料公司生產的產品,并使用上述企業的銀行賬戶進行具體的采購付款操作。
1988年8月,新達材料公司通過評估、招標的形式,授予這247家下游關聯企業中的20家小微企業一級合作資質,這20家小微企業按照新達材料確定的經營模式定期向其申請運營費用,經審核后由新達材料公司每月向這20家小微企業撥付11萬至21萬不等的經營費用;小微企業在收到費用后,按照莊某提供的轉賬路線圖把資金轉到新達材料公司及其子公司賬戶。
1990年2月,新達材料公司總經理莊某及其一致行動人陳某、蔣某,在邀請本市銀行系統對其進行新一輪資產評估過程中,向其提供虛假合同協議7份、含有虛假附件的意向性協議5份,致使新達材料公司評估值虛增,超額騙貸440萬元。
1990年4月~6月,新達材料公司依托總計高達841萬的銀行貸款和其虛構的業務網絡,虛增了共計407萬元的銷售額,相應利潤32.5萬,占當季凈利潤比重%;
7月~9月,虛增銷售額1016萬,相應利潤50.8萬元,占當季凈利潤比重%;
10月~12月,虛增銷售額1386萬元,相應利潤110.8萬元,占當季凈利潤比重%。
………………
看著文件袋里那20家擁有著“一級合作資質”小微企業的盡調報告,以及過去三年里的銀行流水、高度關聯賬戶的匯款存根復印件,尤亞坤額頭忍不住跳了跳。
他可以不在乎檔案袋里由工商系統、社保系統提供的包括合同和實繳注冊資金在內的一系列證據材料,但卻不能在乎銀行系統提供的這些數據和存根復印件。
如今并不是后世,需要資料直接從銀行系統的電腦里調取出來就完事了,在這個手記賬為主的年代,要查企業過往三年的流水和高頻次匯款賬戶,那絕對是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
如果不是涉及到什么大案要案,又或者是組織上派出專項小組來突擊審計,你想讓銀行系統在堆滿賬本和票據存根的庫房里給你一本本的翻找三年前的數據?
美得你!
可楊默就是拿到了。
這說明什么?
說明DZ市的銀行系統要么是打心眼里不敢稍有得罪眼前的這位年輕人,要么就干脆是暗地里跟這貨穿上了同一條褲子。
他不知道事實究竟是哪一種情況。
畢竟那位劉行長已經在那個位置上五年多了,畏懼楊默身后某位從上任班子留任下來的常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