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三個問題
兩天后,當秦祥再次來到大張村的時候,張大娘固然沒有再穿著那身嶄新的福衣坐在門檻上,但張叔的院子里卻也一下子多了十幾個或眼熟,或不眼熟的面孔。
“后生,你之前跟老張說的是真的?只要我們寫張白條,應承未來的五年內買翻倍的貨什,你們夏留通銷社就能幫我們把養雞場免費蓋起來?”
剛一落座,還沒等寒暄兩句,一個年歲看上去跟張叔差不多的漢子,就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來。
不過雖然這漢子的眼神中免不了帶著濃濃的狐疑和顧慮,但他這種迫不急待的姿態,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了。
“叔,不是寫了白條就能幫你們雞場蓋起來的……首先得你們自己向村里申報,然后拿到塊合適的荒地才成……我們夏留通銷社只能提供建設雞場的一應物資,但在最重要的用地這一塊,我們卻是沒法子的。”
秦祥用一種玩笑式的輕松語氣給這位漢子吃了個定心丸。
農村工業用地的審批放在后世或許是個大問題,但放在當下,卻跟“沒問題”卻也沒什么區別……各村不適合種糧食的荒地旮旯多著呢,只要你別太過份,你瞧中哪塊圈下來就是。
確定掉這條路子真的是通的后,漢子肉眼可見地松了口氣,眼中的疑慮卻不見消散:“你們夏留通銷社不是賣高壓鍋、衣服、電器啥的么,怎么一下子又變成錢莊了……真要是建個養雞場的話,這利息該怎么個算法?”
說著,漢子有些小心翼翼地看著秦祥:“如果是對月利或者長年利,只要不是太過份的話,倒也可以接受……但如果走的是短期息或者滿加利的話,我們就真的無能為力了。”
這四種方式都是以前舊時錢莊時代留下來的計息方式,建國初期的民間私人借貸也曾借鑒過這些計息方式,因此但凡涉及到資金拆借,老一輩的人第一時間總會聯想起這個。
至于秦祥之前已經反復向張叔說明過的債務置換模式……
呵呵,出來放印子錢的,哪會那么好心?那個所謂的“以物易物”,無非就是錢莊的釣魚手段罷了。
見到這漢子把夏留通銷社當成地下錢莊,秦祥很有些無語地看了張叔一眼,發現對方用一種又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不太確定的表情朝著自己擠出個笑容,秦祥不得不板起了臉孔:“叔,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們夏留通銷社不是地下錢莊,也真沒打算開通錢莊業務!”
說著,秦祥臉上露出一種莫名的驕傲感:“我們夏留通銷社雖然只是個村集體單位,但我敢拍著胸脯說,方圓幾個縣里面,做事能比我們更地道、更講階級情懷的單位,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
“用我們嚴總的話來說,有了好名聲才能讓百姓信咱,百姓肯信咱,才會把咱當成自己人,我們的路才會越走越廣,名聲這兩個字比金子都珍貴,我們夏留通銷社怎么可能為了一點點眼角旮旯里的臟錢,擔著被國家打擊、被老百姓唾棄的風險,去干些地下錢莊的活計?”
這話如果是別人來說,指不定會招來一陣嗤鼻聲,畢竟現在又不是以前,哪家單位不是以創收為第一要務?
只要有錢賺,什么情懷不情懷,什么違規不違規的,都上一邊去吧!
但夏留通銷社的人說這話,卻又不太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