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些許變數
大華公司掛牌成立至今,雖然楊默那邊已經解決了大約將近70%的職工分流指標,但還有30%多一點的分流指標還沒有完成。
于情于理來講,楊默除了一開始力主打造商業示范中心,并且力排眾議地通過了十幾個項目之外,便基本上沒有擠占大華公司的賬面資金額度了,這些項目前后加在一起,也攏共只用了三個多億罷了……所以按照資金使用比例來說,楊默能幫著解決本年度70%的用工指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在大華公司如今賬面資金額度已經被瓜分殆盡的情況下,就算大華本年度的核心任務沒完成,任何人也沒臉追責到他身上。
但問題是,由于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依托大華公司下屬的那三百多家三產單位去解決那剩余的30%,約計2.1萬個用工指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大華公司的各部門這段時間看起來搞的風生水起,又是內部重組又是商業版圖拓展的,但實際加起來連一萬個用工指標都沒完成。
所以問題來了,東營一系的人都習慣于重資產模式,那寫將近一萬個新增用工指標都是用擴產迭態的形式創造出來的……換句話說,這些用工崗位都是錢砸出來的。
涉及過重資產商業模式的同學都知道,這種擴張方式是需要遠遠不斷的注入資金進去的,一直到它能夠實現盈虧的動態平衡,這個項目才算是基本穩住了,所以在這之前,相關的那些預算資金,是萬萬不能挪用的。
但現在隨著穆大小姐的這兩組數字一出,死結就出現了。
需要向那些三產單位單向支付轉移的資金那么高,如果繼續給他們托底的話,那么一大批票子的擴增項目就必然會被挪用預算,無法按計劃新增足夠的用工崗位,分流足夠的待崗職工不說,甚至有可能讓這些項目就地趴灰。
但如果不繼續給那些三產單位托底的話,那么問題照樣會很大條。
這些單位一旦沒有新鮮血液注入,那么必然會出現停工停產的情況,繼而發不出工資,最終給你新增一大票子待崗職工出來……更可怕的是,從這個所需轉移支付的額度來看,一旦斷奶,新增的待崗職工甚至可能會超過2.1萬人。
不管上述情況出現哪一種,公司里這些背靠大樹們的二代們會如何丁翔并不知道,但他這個名義上的大華公司總經理,卻肯定會被當成第一責任人推出來頂缸,屆時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
不僅僅只是他。
想到這,丁翔隱蔽地掃了一眼監理會的那兩名監事代表,發現對方的臉色也并不好看,頓時產生了一絲報復性的快感……讓你們平時老是動不動地給我挑刺,讓你們平時動不動地就想方設法給某些人創造機會,現在好了吧,大家都一條大船上的,船沉了,誰都跑不了!
微微吸了一口氣,丁翔卻是皺起了眉頭看向穆大小姐:“穆部長,我并不是在懷疑什么,而是這個數據……會不會有夸大的成份?”
大家都明白丁翔這話里是什么意思,像這種給下屬單位托底的金額預算,不是單純靠著幾張財務報表就能推測出來的,你還得對這些單位的要非常了解才行……就拿穆大小姐第一個做出成績的白酒來說,許多地區的白酒產品往往上半年的財務報表是虧的,銷售量也只占年度的三四成左右,真正的旺季是在下半年,你要是以上半年的數據去推測下半年,甚至得出一個本年度會虧損的結論,那無疑是會笑掉人大牙。
很明顯,如今包括指揮部以及大華公司在內一眾國企的財務人員,在算賬做賬這一塊固然是爐火純青,但論及對市場情況的了解以及想要對企業的未來運營進行估算,卻著實有些難為他們了。
穆麗雅聞言,卻只是笑了笑,然后把目光投向財務部的部長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