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李廠長和黃海生聽的眼睛放光,雖然不知道什么原因,這位張總建議他們把業務合同的簽署時間“變更”為五月中旬,但如果這事真的就這么揭過去了的話,等到風平浪靜之余,他倆指不定還會因為“富有市場洞察力”,而被上面好好地嘉獎一番,說不定連位置都可以挪一挪。
張總見狀,又是輕輕笑了笑,自顧自地說了下去:“所以,早在5月17日的時候,貴廠便與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合作,簽署了一份總金額高達700萬的業務合同。”
嗯???
黃海生忍不住插了句嘴:“張總,不是1300萬么,怎么又變成了700萬的合同?”
張總掃了一眼,沒去理會,自顧自地說道:“這是一份集合代工、承銷為一體的對賭合同。”
“簡單來說,就是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和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一致看好未來的運動服裝市場,并認為隨著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海內外運動服裝,尤其是中高端面料的運動服裝的銷售將會迎來一個爆發期。”
“但與此同時,作為亞運會的主辦國,華夏在此期間,也定然會存在著旺盛的市場需求和中高端面料運動服裝產能預估不足的矛盾。”
“所以經過雙方友好商談,達成合作意向如下:”
“為了更好地挖掘出中高端面料運動服裝的市場潛力,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和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決定精誠合作,彼此視為一級合作伙伴,并給予對方應有的待遇;”
“在1990~1991年度的中高端面料運動服裝的合作項目里,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負責渠道的拓展和銷售;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則負責中高端運動服飾的原料引進、生產、儲存、運輸……當然,這批中高端面料運動服裝的品牌歸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所有。”
“雙方基于上述原則,簽署了一份服裝數量32萬件,金額為700萬的生產委托合同。”
“這本來是一筆很正常不過的委托代加工合同,但是在合作過程中,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發現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截止到6月25日為止,除了最開始那筆50萬的訂金之外,便再也沒有打過貨款;”
“于是李廠長和黃副廠長怒氣沖沖地找到了對方,結果發現對方其實是家空有資質的皮包公司,賬上根本沒有多余的錢;”
“與此同時,二位還發現了,對方雖然暫時沒有錢支付服裝廠的貨款,但卻是在積極尋找和拓展這批服裝的銷售渠道的,并且還有著許多相關在談的代銷項目;”
“不過與想象中不太一樣的是,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之所以除了首批3萬件貼牌運動服之外,再便也沒有從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提貨了,并且一個勁地把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當成倉儲中心,并不是因為銷售不出去,而是因為他們正在炒作這批貼牌服裝。”
“之前的判斷沒錯,隨著亞運會的即將舉辦,華夏中高檔面料運動服飾,尤其是中高檔面料的品牌運動服裝,有著巨大的需求缺口……而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所做的,便是借著擁有該品牌服裝獨家銷售資質的優勢,一邊惜售,一邊不計成本地借錢在海內外進行宣傳和造勢,從而實現提升終端售價的目的……終端銷售價提上去了,那么這些服裝的分銷價也就提上去了,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能賺到比常規模式多得多的收益,這是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不是么?”
微微頓了頓,張總笑盈盈地看著二人:“不過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的做法最終能不能如愿以償不知道,但他這種行為卻明顯觸犯了夏津霞梅運動服裝廠的利益……服裝廠代工生產這些貼牌運動服裝是需要花費大量成本的,況且把服裝廠當成倉儲中心,這也極大地提升了服裝廠的運營成本;一心想要保全國有資產的李廠長和黃副廠長,自然是不干的。”
“不過一碼歸一碼,雖然李廠長和黃副廠長的拳拳之心可昭日月,但陽信縣泛亞體育用品銷售公司的客觀情況也擺在那,你讓他們繼續履約原有的委托代工合同,那是決計不現實的……畢竟他們為了宣傳炒作這批服裝,前前后后又是借了600萬的巨款砸在各種海內外媒體上呢……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到他們對于這個炒作計劃的決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