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我也要回國!
前文說過,1989年的中日破冰之旅對對于華夏走出八十年代末的經濟冷凍期以及經濟發展有著極為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而在這里面,“日中友好聯盟”這個組織,以及其會長伊東正義,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甚至被華夏官媒正面報道。
但可能許多人未必清楚,日中友好聯盟,真正的全稱應該叫做“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從名字就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帶有濃重官方色彩的組織。
所以,即便王一諾是打著“僑胞見面會”的名義來到島國的,但實際上,他此次的行程,卻是分作了三部分:
1、與日中友好聯盟的成員,以及部分日方企業代表會面;
2、與橫濱這邊的華人代表會面;
3、與在島國有產業的東南亞愛國華僑代表會面。
當然,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如果這些行程只有王一諾及相關訪問團參加的話,那么其實無非也就是走走流程,完成一場禮儀性質的友好會面罷了。
但如果中間還有楊默這個具有大華公司經營管理話事權的高管同行,那情況就是兩碼事了。
……………………
沒有什么意外的,在一場規模符合標準的迎接會之后,中日雙方合計三十幾名各界代表在媒體面前握手拍照,然后當著鏡頭慷慨陳詞了一番后,便非常默契地鉆進了一間頗有些外事色彩的會議廳,然后把門一關,開始聊起正事來了。
出于對等原則,日方領隊的,是橫濱這邊的一名市議員,叫做東村田毅……沒什么意外的,這位東村議員是自民黨的成員,而且是“竹下系”的一員。
但與會的日方企業代表,就很有些意思了。
楊默的老朋友鈴木次建并沒有出現在這里,取而代之的則是當初負責接待他和穆大小姐,并且表現的極為熱情和積極的熏田貴;
除此之外,曾經贊助舉辦中日文化祭的津村株式會社、第一制藥株式會社、大冢制藥、藤澤制藥等大型藥企雖然無一例外出現在了今天的場合中,但派出的代表,無一例外是專門負責金融/資本運作業務的專務董事。
跟華夏有些類似的是,島國同樣很注意“言外之意”,對方因為活動規格的限制,只能委任專務董事這種M7級別的高管參(島國的專務董事比常務董事地位高,僅次于會長和社長)與今天的會面,但清一色的金融/資本運作專務董事,無疑則是說明了太多問題。
只不過,雖然對于財閥掌控著國內經濟的島國來說,大華公司和這些大型藥企的對話才是今天真正的主戲,但作為中方的主要代表,王一諾卻不可能一上來就進入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