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姐姐我給你的建議(2)
即便經(jīng)過初步機構精簡,東營指揮部麾下依舊有21個二級單位,185個三級單位,1292個四級單位,這還沒算上那些因為沒有編制而未納入統(tǒng)計口徑的三產(chǎn)單位,其規(guī)模之龐大,可見一斑。
因此,楊默那邊的申請一打上去,僅僅只是過了三天,便在會上得到了通過。
沒辦法,即便是心里再有想法的人,也不敢在部里已經(jīng)明確下發(fā)了文件、前后涉及二十萬職工分流的這個超級巨雷面前跳出來唱對臺戲,更不敢冒著穆思遠輕飄飄地甩出一句“那你來接手”的風險接過這個燙手無比的山藥;
而且楊默提出的建議聽上去沒有任何毛病,解決職工分流安頓的問題,的確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中間會根據(jù)各個投資項目的孵化現(xiàn)狀,接納能力存在著客觀的高低谷;所以從整體角度考慮,縮減控制一下各二三四級單位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并增強一下各三產(chǎn)項目的造血能力,提升一下各二級單位的人均效益和存續(xù)自持力,的確是能給大華公司爭取一段喘氣的時間,從而保證后續(xù)職工分流工作的順利開展。
只不過即便縮減控制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會牽扯到非常多令人頭疼的問題,但對于大華公司派出的那支特別工作指導小組,其實大部分二三級單位的負責人并沒有怎么往心里去,或者說存在著明顯的僥幸心理。
畢竟這次帶隊的并不是楊默那個名聲在外的狠人,指揮部麾下的各級單位數(shù)量那么多,許多三級單位更是有著自己的獨立財務核算權,就那支人數(shù)攏共只有三十多號人的特別工作指導小組,又是縮減成本,又是指導三產(chǎn)項目經(jīng)營的,就算是千手觀音,又能折騰得了幾家單位?
只不過聽說這支特別工作指導小組的實際話事人是他們的副組長,而且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年輕,雖然聽說這貨跟楊默的私交非常不錯,但又不是每個年輕人都能夠像楊默那么妖孽,真要是倒霉碰到特別工作指導小組上自個家來指導工作了,那只要不瞎折騰的太厲害,一切順著那個據(jù)說職稱只是副科級的小胖子的意思來就成了。
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來的!
………………
6月26日。
莊西某二級單位。
即便是已經(jīng)晚上八點半了,某間從外表看上去并不怎么顯眼的茶室依舊還亮著燈。
一個年約五十的壯年臉色有些不怎么自然地看著面前擺著的三份資料袋,被酒精刺激的微微發(fā)紅的雙眼中,看不到多少醉意,瞳孔反倒是有種縮成針的無措感。
眼前三份資料袋里裝的東西其實也并不算多。
無非就是一份有著兩行價格對的設備耗材清單,一份由數(shù)十份戶頭信息和銀行流水裝訂而成的資料……外加一份數(shù)條下劃線處依舊還是空著的《關于貫徹落實減員增效計劃,安排XX單位1991年第四季度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的觀察結果和建議》。
東營指揮部一系自有客觀情況在,這里面的任何一份資料放出去,壯年人和今天不在場的另外幾名工作搭檔都不怎么害怕,大不了平調到其它單位里過渡個三五年,等風平浪靜后再度歸位便是,說不得那時候還能因禍得福一番;
但如果這三份材料同時放出去,那他和他那幾位工作搭檔的麻煩就大了去了……尤其是最后那份《建議》,一旦上面橫線中的數(shù)字多寫一個零,那么三五年后他難說需要重新丫丫學語一番也不一定。
他不懷疑這份《建議》中填上的數(shù)字會不會跟后續(xù)的文件中出現(xiàn)的一樣,大華公司是指揮部這邊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的主體,他們給出來的名額建議,指揮部那邊必須認真考慮……況且當下主持減員增效工作的人是穆思遠,自家女婿遞交過去的名單,他萬萬沒有輕易否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