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進退
后世之所以一直把南巡講話作為改革開放的轉折點,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開啟了相對全面市場化的浪潮。
相對全面市場化,這幾個字聽上去或許平平無奇,但里面蘊含的東西可太深刻了。
這意味著開放許多領域的市場,讓國外的資本和企業進入,讓華夏的企業和商品與外國的同行們直接打擂臺;
這意味著國家不再固執于在一些非要害領域扮演婆婆的角色,放手讓國企和民企充分競爭;
這意味著組織上面對著復雜的國內外局勢,有意識地全面啟動了脂肪細胞內噬過程(見前文173章)。
用一個大家可能更熟知的名詞來形容,那就是“經濟軟著陸”。
當然,雖然是軟著陸,但相較于后世的08年,這一次的著陸因為各種原因,過程卻無疑要硬上許多。
不過華夏畢竟不是毛熊國,雖然這個著陸的過程的確不能稱之為很軟,但卻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而且跟后世08年的那次經濟軟著陸非常相似的是,華夏為這次著陸準備的緩沖帶,同樣是大型基建計劃。
然而跟后世的那次大基建不一樣的是,這次啟動的基建計劃,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交通基建外,更多的是側重于公共服務產品基建,尤其是工業類的公共服務產品基建。
什么是工業類的公共服務產品?
煤、鋼鐵、石油、電力,化工上游產品等一系列能源和工業原料的保障服務!
這些東西似乎毫不稀奇,但對于工業領域而言,卻是水和空氣般的不可或缺,其重要性和戰略意義甚至超過了絕大部分人的想象。
跟全然不覺得自己國家的社會治安水平有多了不起一樣,后世的華夏百姓被保護的太好了,習慣于整個城市燈火通明,習慣于工廠設備24小時運轉,習慣于365天全年無間歇投料生產的我們,全然不知道能提供這種水平的全方面基礎保障的國家,整個地球上僅有華夏一家。
什么?
你說不明白為什么全方面啟動這些公共服務產品的基礎建設能成為1992年的著陸緩沖帶?
嗯……
最近成為熱點新聞的華夏取消電解鋁出口退稅,大家伙都應該聽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