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何必要跟秦家一起承擔風險
就往近了說,有多少人盯著秦家咱們都不知道,就這么跟著去了燕京,要是有人想對秦家動手,你說會不會先找咱們家的麻煩?
畢竟在別人眼里,得了秦家人幫助的咱們家就是軟柿子。
說句不好聽的,也不是說盼著秦家出事還是怎么樣,咱們肯定是希望秦家好的。
但現在這情況,有多少清白人都被下放了?誰能保證秦家不是下一個?
秦家要真成了下一個,咱們家接受了秦家的幫助,那可真是惹禍上身!
要我說,城里現在可真沒有咱村里安穩!
再往遠了說,昨天過了年,歡寶這才五歲,等歡寶到上工農兵大學的年紀,那可是十幾年之后了。
誰說得準這工農兵大學能開幾年?之前的那些辦的好好的高等學府,那些建校都不少年的大學不就是一夕之間都形同虛設了?
這跟給咱畫了一張吃不到的大餅有啥不一樣?
萍萍這些道理你肯定比我懂,咱們現在的日子過的又不差,歡寶比咱們更有本事。咱女兒即使不上工農兵大學也是有大出息的。
何必要跟秦家一起承擔風險呢?
我覺得咱們自己以后就有能力搬到燕京去,干啥要承他們秦家這份情?
一家子平平安安的比啥都重要 ,你說是不歡寶?”
蘇北安沒有直接問趙萍,而是先問了蘇長歡。
且不說蘇長歡本來就知道1977年就會恢復高考,現在已經是1971年了,就說是按照發展規律,她也是知道遲早要放開人才培養的。
所以她自然是點著小腦袋表示了贊同。
還笑瞇瞇的扭頭對著趙萍道:“娘,歡寶也覺得爹說得對,而且歡寶還覺得,爹娘你們這么聰明,肯定會憑借自己的努力帶歡寶一起去燕京的。”
她其實更想說,蘇北安和趙萍能考上大學,只是現在說了反而可能會對他們造成不好的影響,就換了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