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起被惡心到了
你就不能狡辯抵賴幾句,好讓別人借題發揮一下?
林泰來辯解說:“在下又沒有憑空捏造事實進行陷害,也沒有強迫或者欺騙別人去做事。
而且設局針對的只是私欲而已,如果人心沒有私欲,設局又怎會生效?
所以被坑的人應該責怪自己不能克制私欲,而不是去責怪在下設局?!?br/>
海瑞又說:“你自認為,伱這設局手段是善是惡?”
林泰來反問道:“那大明律例可能懲戒壞人,也可能冤枉好人,它是善還是惡?
律例明明白白在那里擺著,但天下還是有人不斷違法犯禁。
難道借此就可以說,因為律例不能阻止違法犯禁,所以就不用了?
同樣道理,有人因為自己私欲而入彀,與設局手段的本身善惡又有什么必然關聯?
難道我不設局,人世間就沒有私欲了,或者說私欲就不是錯了?”
海瑞冷哼道:“都是詭辯之詞!”
然后又宣判說:“昨夜士子全部降為六等發為青衣,取消今科鄉試資格,回縣學讀書一年再行考核!通報與提學官執行和監督!”
大明學校制度設計不簡單,中了秀才后,并非萬事大吉。
生員就算進學了,每年也要參加等級考試,根據優劣分成一到六等。
一二等晉級為廩生,取得鄉試資格;三四等不獎不罰維持原樣,而五六等則要給予懲罰。
其中最少見的就是六等,只要被判成六等,那就被暫時剝奪衣冠,發為“青衣”,留校察看一年。
一年后再接受考核,如果合格,就能恢復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