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一步一坑(下)
他充分吸取了旗牌官的教訓,沒有叫囂和威脅,只是問道:“有沒有頭領上前說話?爾等到底是何人,有什么訴求?”
人群無人應答,但是剛才勸巡撫放人的那個蘇州衛武官趙大武趙百戶,溜溜達達的又從后面走了過來。
然后對中軍官說:“他們這些人都是從蘇州過來的漕軍兄弟,氣不過楊軍門偏袒鹽商,對漕軍兄弟濫抓濫捕!”
巡撫一般兼理軍務,武官對巡撫尊稱為軍門也是常見的。
中軍官一臉懵逼,就算是捏造,能不能專業點?
楊巡撫剛下船,連城都沒入,哪來的這些黑料?
趙百戶仿佛知道中軍官的疑惑,主動解釋說:“漕軍回程時,可以順路運貨,閣下也是知道的吧?”
在如今大明,有一項特殊政策,那就是漕運船只空船返程時,允許裝載商品貨物。
這個政策還是很不錯的,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不浪費漕船返程時的幾十萬噸運力,促進南北貨物流通。
第二是負責漕運的漕軍實在太辛苦,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給予漕軍一定補貼,又不用增加朝廷開支。
中軍官點了點頭,這個政策他當然知道,但與今天的場面又有什么關系?
趙百戶很平淡的說:“方才軍門下令抓捕的那十幾個蘇州人,都是運送漕糧到揚州倉的漕軍。”
中軍官對此難以理解,剛才那個吳田氏告狀,楊巡撫不受理后,又冒出了十幾個形跡可疑的人,押著兩個“人證”出現,然后都被楊巡撫抓起來了。
難道趙百戶的意思就是,這十幾個人身份是蘇州衛的漕軍?
可是蘇州衛來的漕軍,為什么摻乎吳田氏告狀的事情?
趙百戶確實非常明白別人的疑惑點,這事一般人看不懂,或者某位大官人的布局有點復雜,非要詳細解釋不可。
所以又一次主動的詳細解說:“那十幾個漕軍先前與吳家有過合作協議,用空漕船運吳家的鹽回蘇州,合伙從中取利。
沒想到吳家遭到鄭家的伏擊圍殲,大部分成員和貨物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