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釣魚技術
李春倒是感到了意外之喜,沒想到今天還有幫手了。這叫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正在這時候,忽然又有三千里外的奏疏送到內閣,還是比較重要的那種,眾閣老當場圍觀。
“以臣觀之,李朝二百年奉行禁錮西北之法,已經盡失其國北方民心。
北方百姓往往寧與倭奴、不服李朝,等天兵到時,雖知其錯,但仍不愿為李朝臣民。
甚至還有成百上千本地父老聯署,苦苦哀求為我大明郡縣,叫臣好生為難。
若許之,則我大明侵吞屬國疆土,陷于不義;若不許,其民情又著實可憫。
今朝鮮國北方為我兵后方基地,糧草轉運皆賴于北方民力,故而北方不可不穩。
又有朝鮮王六子寬愛,深孚民望,對我天朝尤為恭順。
臣思前想后,請冊封朝鮮王六子順和君為樂浪公,封地為朝鮮國北三道,必能安撫北方民心,穩定我兵后方。”
閣老們看完后,不禁齊齊想道,這林泰來又出什么幺蛾子?就不能安生消停一下嗎?
讓你統領大軍去援朝抗倭,結果你在這琢磨分裂藩國另立君主?
這朝鮮王六子順和君是什么鬼?又是從哪冒出來的?怎么就入了你林泰來的法眼?
雖然心里疑惑很多,但眾閣老根據立場,很快就明確了態度,這就是一種政治本能。
“簡直荒謬,豈有此理!”四輔兼禮部尚書李春生氣的說:“無緣無故另立新君這樣的事情,是他一個帥臣所能妄議的?”
剛才被激怒的三輔張位也陰陽怪氣的說:“孫丕揚彈劾林泰來似有不軌之意,這可以算是坐實了吧?”
首輔趙志皋眨巴了幾下老眼,“拋開立場不談,我認為可以準許。
至于理由,林泰來在奏疏里已經寫得很清楚了,爾等不要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