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都不想擔責
而且我又聽說,林泰來被捉走那天,巡撫也派了一千標營軍兵參與圍堵,當時就在現場附近看著。”
聽到這里,鄧知縣拍了下案子。一切盡在不言中,干了!
確實如同鄭師爺說的,雖然解決不了問題,但能減緩自己壓力!
麻煩不是自己惹出來的,憑什么要他承受最大壓力?
如果自身都難保了,還管什么上下尊卑!如果要死,那就一起死!
于是林解元被抓事件的更多細節,又從吳縣開始發酵了。
細節一:林解元回城之日,洞庭商賊組織人手進行圍堵,巡撫、府衙、縣衙三級全都知道,但全部無所作為,任由商賊為所欲為。
細節二:巡撫甚至還派了一千標兵協助商賊,參與對林解元的圍堵,而后這一千標兵坐視林解元被南京人捉走。
細節三:洞庭商幫是為了開拓南京城這個巨型消費市場,才會與南京武家合作,見利忘義的出賣林解元。
當這些細節廣為流傳后,壓力最大的人就變成了韋巡撫。
作為一個五十九歲、已經沒有上升空間、只想撈一筆致仕的巡撫而言,他并不害怕丑聞。
但他害怕出現完全失控的事情,自己不得不頂罪,然后導致自己被追查然后退贓。
江南巡撫就是江南錢糧的第一負責人,如果錢糧出了大問題,又能有誰替他分擔責任?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連制造問題的人都找不到了。
在這些天,萬民口口相傳的林解元,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下,從未現身于人前。
其實此時此刻,林解元已經能望見石頭城的城墻了。
沒錯,闊別半個多月后,他又折返南京城。
這次路上走得很慢很慢,而且還在滸墅關磨蹭了幾天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