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金陵
李三才趕緊對顧憲成招呼說:“上車!我們先走,不然等會人更多更亂。”
顧憲成厭惡的回頭看了眼大座船,又掃視過人群,然后才登車離去。
從船艙出來的王世貞老盟主對著岸上人群招了招手,氣色比離開蘇州那時候好多了。
這時候,他也看到了人群后方離去的車馬,但他沒有在意。
只要不是徐文長、林泰來兩代文賊當面,王老盟主大多數(shù)時候為人還是很大度的。
這次陪伴老盟主駕到南京的人不多,除了次子王士骕之外,就是復古派宗門最忠誠的門徒馮時可、以及最年輕的名宿胡應麟。
王老盟主對外聲稱,到南京是為了就職南京刑部右侍郎,別人也沒有怎么懷疑。
但三個陪同人員,卻都明白王老盟主的心思。
到了住處后,馮時可問道:“要再次召開文壇大會這事,當真不提前公布?
這樣不給世人預熱時間,效果似乎不會太好。”
王世貞答道:“三月前我回太倉后,不斷深思熟慮,內(nèi)心反復檢討得失,總結(jié)出了三條蘇州文壇大會失敗原因。”
“第一就是預熱過早、過長。嚴重消耗和分散了參會士人的精力,而進入正題后,多有萎靡不振之處。
第二就是士人的參與感太差。大部分士人其實明確自己肯定不能入選五子,所以他們更需要一種參與感。
第三,如果沒有外因或許還能勉力維持表面的文壇繁榮。但偏生有了林泰來這樣的外因,那么功虧一簣也是可以理解的。”
馮時可不想談論過往的是非,又問道:“文壇大會具體何時召開?”
王老盟主胸有成竹的答道:“可定在考試結(jié)束之后、放榜之前的這段時間。”
馮時可稍加思索后,答道:“甚妙!正適合舉事!”
仔細想過就知道,真沒有比這個時間段更合適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