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還是有用的
如此可以拆開套虜與海虜,讓海虜陷入孤立,更便于早日破敵。”
套虜就是朝廷對北虜右翼的蔑稱,大概是當年老順義王俺答出自河套地區的緣故。
與大明和議、貢賞的主力,就是套虜這部分。
而這次,有號稱十萬的套虜信徒,為護送黃教三世圣佛遺骸,也跑到了西海,加劇了情勢的復雜。
所以鄭洛的意思就是,要想平定海虜之亂,就要把到西海湊熱鬧的套虜弄走,先孤立了海虜再說。
不然的話,同民族的套虜和海虜部眾混在一起,想動手也不方便。
這是萬歷皇帝今天上朝以來,第一次聽到點“有用”并可行的提議。
就開口贊揚了一句說:“此議甚好!繼續詳說!”
鄭洛便繼續奏道:“關于驅使套虜北歸,有兩個要點。
一是用貢賞來威脅,若繼續滯留西海,就斷絕貢賞。
二是起用熟悉套虜大臣,向忠順和虜王傳話和交涉。”
這里所說的忠順,代指的就是被封為忠順夫人的三娘子;虜王代指的就是十歲的現任順義王卜失兔。
都知道誰在掌權,所以忠順在前,虜王在后。
當即有人開口進奏:“鄭洛鎮守宣大十數年,熟知虜情,亦與忠順交際往來十數年。”
這些話鄭洛本人不方便說,但是自然有人幫著說。
很明顯,經過這場海虜之亂,西北的總督要換人了,這就是為鄭洛制造輿情。
實事求是的說,確實沒有比鄭洛更合適的經略西北人選了。
但偏偏還是有人表達了一點不同意見:“若論與忠順的交際,林泰來應當比鄭洛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