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江湖人要講人情!
在當(dāng)前這個時空,被官衙控制的地上世界,對社團堂口的管控其實很嚴格的,秩序都是官衙所決定。
每家堂口的地盤,一般都維持在兩三千戶、一萬到兩萬左右人口的規(guī)模。
比如安樂堂所占的第十三都,大約就是兩千多戶,一萬多口人。
但是像私鹽市場這樣不受官衙控制的非法下世界,卻又有另一套秩序。
比如楓橋以南、石湖以北這一大片地方,連十三都在內(nèi)的好幾個都,都是和義堂的“鹽區(qū)”。
在這個鹽區(qū),和義堂每年可以銷售私鹽十五萬斤,攫取八百到一千兩銀子的利潤,超過了收稅這個主業(yè)。
和義堂實力強過安樂堂,根源其實在這里。
所以當(dāng)林教授聽到“每年一千多兩”的話后,內(nèi)心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
這真不是小數(shù)目,江南有幾千畝田產(chǎn)的地主純靠地租,也未必能賺這么多。
“你們先不要吵了!”越聽越糊涂的林教授果斷叫停了兩女的爭吵。
然后校書公所文學(xué)教授原地化身為魚市坐館,又急不可耐的單獨把黃小妹拉到小樹林里,緊張的問道:
“一千多兩是怎么回事?誰肯從你手里買如此巨量的私鹽?”
黃小妹如實答道:“就是魚市那些大批量賣咸魚的船戶!
他們?nèi)粝朐隰~市繼續(xù)賣咸魚,就要從我們手里買鹽,每賣一百斤咸魚就必須搭配買四斤鹽!”
林坐館繼續(xù)關(guān)切的問:“這事做成了?”
黃小妹答道:“這段時間測算,平均每天可售私鹽八百斤!
從浙江鹽場進貨,每斤鹽可獲利五厘,總共四兩左右,一個月就是一百多兩!”
林坐館再次呆了呆,每年真能有一千多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