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玩不起的出局!
首輔申時行看著這份奏疏,雖說可能夸大其詞但也正常,奏疏都這樣,唯恐朝廷不重視。
申首輔大概能明白是林泰來要搞事,但他不明白的是,林泰來具體想怎么搞事。
如果連首輔都不“知情”,那可能會導致失控啊。
換成是別人敢這樣做事,申首輔早就把奏疏扔一邊去了,愛死不死。
正琢磨時,應天巡撫和鎮江知府的奏疏也到了,聲稱說:
“有蘇州衛八百官軍和一百民夫因江北鳳陽撫院新令,致使不能過江完差,有失期之責。
如今近千人滯留于京口,群情洶洶,又導致過境商旅恐懼蔓延,大量逃離南北渡口。”
作為日理萬機的首輔,看問題的角度和大部分人都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看到這三份奏疏,感想大概就是:會不會真出事?如果出了事又會有什么后果?
而在首輔眼里,唯一的結論就是:氣氛已經到這了。
如果只是林泰來自己嗶嗶嗶,那還可能是“危言聳聽”;但如果巡撫和知府一起這樣渲染危機,氣氛就算是烘托到位了。
這時候,次輔許國走了過來,遞給申時行一份文書,道:“此乃鳳陽巡撫楊俊民之密揭也。”
申時行再展開看去,楊俊民在密揭中說:“林泰來向前在揚州行事激烈,如今又率千人來揚州,江北商民尤其惶惶不安。
為地方安穩之計,減少江北恐慌,命揚州衛運軍往南岸接漕船。
又,朝廷雖命蘇州衛駐防揚州水次倉,但具體如何安排,或有可慮之處,尤其不可使林泰來北上,叩請政府斟酌。”
在如今官場話語中,政府往往指的就是內閣,閣臣也往往被稱為執政。
看完這些申首輔便感到,立刻進入自己熟悉的場景了。
矛盾雙方各說各的,兩邊似乎都有理,然后就需要他這個首輔來調和或者偏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