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張大餅
“年年都欠稅”的內涵是,蘇州府雖然稅收負擔天下第一重,但也相應的形成了“欠稅文化”進行調劑,罕有真正收齊的年度。
平均下來,基本上蘇州府每年都會拖欠朝廷四分之一左右的錢糧。
經年累月越欠越多,就成了債多不愁虱子多不癢的心態了,所以陸堂主才會說“收繳往年欠稅難如登天。”
但在蘇州乃至于江南官場有個潛規則,錢糧能征繳到規定額度的七成,地方官就可以不受懲戒了。
能有八成,地方官考績就是合格了;能到九成乃至于完全足額征繳,那就是卓越了!
蘇州府府城分為了兩個縣,靠西南的吳縣和靠東北的長洲縣。
而去年因為報了水災,吳縣錢糧實際只征收了六成,破了七成這個安全線。
而且這個拖欠是發生在現任知縣任期內的,嚴重影響到了知縣的考績。
所以章糧書又會說:縣尊不管往年的欠稅,只要補繳去年的!
任務難度太大,陸堂主不接話了,只是自顧自的唉聲嘆氣。
章糧書指著陸堂主,呵斥道:“這是縣尊壓下來的任務,就問你能不能做?不能做就換人!”
二頭領宋全連忙回應說:“能做!能做!安樂堂一定盡力!”
章糧書臉色稍稍緩和了幾分,“別說我不給機會,如果你們有能力做事,我考慮將你們旁邊的一都也交給安樂堂打理!”
林泰來聽到這里,感覺這章糧書的言行其實更接近于自己認知里的社團大佬形象。
這時代鄉村地區習慣于用“都”和“圖”來劃分地界,類似于鄉和村的概念。
可以理解成,都就是鄉,圖就是村。還有更小的單位叫圩,類似生產小組。
吳縣共有三十六個都,章糧書分管的片區就是一都、十一都、十三都等幾個都,是份量最重的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