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宮之爭(下)
最關鍵的是,大家還都看不懂、想不通,這到底是為什么?
為什么皇帝看了李如松的奏疏后,立刻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萬歷皇帝退朝前,又下旨道:“李如松進言有功,升為都督同知,領雙俸祿,賜飛魚服。林某.”
旁邊捧著奏疏的太監連忙提醒說:“蘇州府吳縣武舉人林泰來。”
萬歷皇帝繼續說:“林泰來賞銀百兩,絹五十匹!”
對于大明皇帝而言,對普通人這種檔次的賞賜,就算是“大手筆”了。
李植還是不甘心,他今天的遭遇,就像是毫無預兆的潰敗,體驗實在太差了。
用五百年后的術語來形容,就像是被“機械降神”了。
“既然陛下嘉獎林泰來,那此人讓誠意伯斷腿之事,又該如何處置?”李植泄憤說。
萬歷皇帝隨口應付著道:“該賞就賞,該查就查,此之謂賞罰分明也。”
壽宮擇址這件事就算塵埃落定,徹底結束了。
但在大臣心里,好像又沒結束,因為真正的謎底并沒有揭曉,皇帝為什么如此欣賞李如松的奏疏?
申首輔最大的黨羽、吏部尚書楊巍在行宮外面,非常好奇的對申時行問道:“李如松奏疏里,究竟暗藏什么機鋒?”
申時行無奈的搖了搖頭,“不管伱信不信,我的確不知。”
連申首輔最大黨羽都問不出個端倪,其他人就更只能胡亂瞎猜了。
但申首輔此時也沒心思管別人怎么想的了,他只想早點回到城里,把那個姓林的找過來問問。
昌平天壽山行宮距離京城足足有一百里地,龐大的隊伍速度緩慢,要走兩天才能回到京城。
但皇帝還在路上時,消息就已經傳進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