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失衡的實力對比
再說彼輩更沒有攻打城池衙署糧倉等行動,還拿著合法身份,揚州衛也沒有理由出兵。”
鄭員外怒道:“問題明明就擺在這里,難道就任由這數百人外地惡勢力,在揚州城橫行?”
吳知府冷靜的說:“如果你一定想要請揚州衛出兵,那又能出動多少人?
我這個知府請二三百軍兵協助,尚還在常理之中,但若只有二三百軍兵,那能有用嗎?
據最新消息,這些吳縣民團有五百人,假設讓揚州衛出兵圍剿,起碼也要動員一二千軍兵!
如果我這個知府能隨意調動一二千軍兵,那沒幾天我就要被彈劾罷官了!”
鄭員外如果也擁有幾百年后的記憶,此時一定會怒斥“官僚主義”。
在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官僚機器中,確實會產生這種“在問題面前什么都不做就是正確”的情況。
吳知府又說:“如果想請揚州衛大規模出兵,那只有巡撫才能下令,我這個知府指揮不了揚州衛。”
鄭員外既氣憤又著急的說:“巡撫過幾日才能到揚州城!”
現在實力對比嚴重失衡,他鄭之彥這幾日內只有被羞辱的份,哪里忍得了!
如果被林泰來仗著人多勢眾,反復踐踏自己的尊嚴,那頭號鹽商的臉面還要不要了?自己以后如何鎮得住場面?
吳知府便道:“解鈴還須系鈴人,明日我將林泰來請到府衙來,力爭為你們調解。”
鄭員外雖然覺得調解沒有卵用,但作為一種緩兵之計,也不是不行。
所以又說:“一次只怕無果而終,還請太守多調解幾次!”
又到次日,林大官人已經是連續四天來到鄭氏別院表演深情。
他每來一次,事態就更加發酵一次,這又讓吃瓜群眾越發產生期待感。
雖然很多吃瓜群眾都明白,很多劇情可能都是表演套路,但看戲的人誰又在意戲里真假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